让生活充满亮色一天夜晚,我快入睡时,突然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电话中这位家长的语气并不十分友善,而且情绪还十分激动,言语中处处责怪我这个做班主任的工作不细致,让他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同学的欺负,生活得很不开心。家长在述说别人不是的同时,还一再强调自己的孩子太老实,太善良,容易让别人欺负。在交谈的过程中,她还明确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她会让孩子转学。家长说着说着,我从电话听筒中听到了她低声哭泣的声音,我能体会到家长此时复杂的心理。爱子心切又显得无能为力,一想到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欺负,就心痛得要命。向老师求助,又怕老师只是敷衍了事,所以她只得用这种“软硬兼施”的办法了。尽管我当时听了这些心里也不是很痛快,但我能理解。电话足足通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向她明确表示明天一定会了解清楚所有的情况,再和她联系。挂断电话后,我陷入了沉思,所有有关这个学生的大小事情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学习成绩虽然一般,但习惯较好,不需老师特别操心,而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这学期的班委改选过程中,以得票数最多当选为劳动委员,这也是他自己竞选的岗位。当时的他真是特别神气。课代表的工作他也总是得到任课老师的好评。在老师心目中,他也算是个好学生。对于家长来电话说的与人交往的情况,我平时并没有特别留意,因为我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至于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总会有的,但似乎没有他妈妈说的那么严重。难道真的是我忽略了?这时我想起,他长得比一般同学要黑些,有时同学会叫他“包黑炭”,他就特别在意,向我反映情况后,我也在班上处理过。可对这个问题他总是不依不饶,每每有同学和他开开玩笑,他也总是不能释怀。还有,他在执行作为劳动委员职责的时候,总是听到有同学来说,小A凶得要命。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会骂人。我听到了以为是小A工作负责,但可能不太注意方法。我虽然找他谈过,但那也只是轻描淡写,我根本就没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难道这些就是问题出现的先兆?整个晚上我都没睡好,一直想着这件事。第二天,我利用课间、午间休息的时候,找了小A本人,和其他他认为欺负他的同学了解情况。从此以后,我对他的各种行为都特别留意,看他怎样与同学交往,看他怎样与同学沟通,看他怎样处理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问题。真是“不留心不知道,一留心吓一跳”,没想到小A在与人相处上会有这么大的障碍。以下就是小A最近几天在学校碰到的不顺心的事。案例一:一天中午,小A气急败坏地一下子冲到我的面前,大声嚷道:“吴老师,我要转学了。我实在受不了小他整天欺负我!”等我了解了整件事情后,我才知道,整件事中错并不都在小B身上,小A自己和另外一个同学也有错,可是他就认为是小B在欺负他,因为平时他们俩的关系就不太好。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好好沟通,就根本不会发生争执。中午,一个同学坐在了小A的座位上,小A让他走,这位同学抱着和他玩玩的心态,没有立即答应他。这下小A可火了,手拎起来就想硬拉他出来,谁知手刚一挥起来,却不小心打在了小B身上。小B可不是省油的灯,怎么甘心就这样白白被打了一下,所以就踢了小A一脚。小A不是小B的对手,因而就到老师这里来告状了。课间,小A又浑身发抖走到我面前,扯着嗓子叫道:“吴师,这本图书馆借来的书,根本不是我弄破的,可小C却偏说是我弄破的,还要去告诉老师。”我了解情况后知道,小C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她也是听小D说的,根本没有恶意,她也不明白小怎么会气成这样。运动会期间,我忽然听见了小A的大吼声:“说,到底是谁,没经过我的同意就喝了我的半瓶水?到时候,我喝什么?是不是你,小C?是不是你,小D?我只听见他的愤怒声,只看见他一个人在发火,而周围的同学说明自己没喝过之后,也就不再理他了,而他却一再怀疑就是那几个人喝的,是他们合伙起来捉弄他。等我过去问清情况后才证实,水的确不是那几个同学喝的,喝他水的是班上另一个同学,喝完水后,他就离开了这里。还是在运动会上,我看到小A想和其他同学一起随便聊聊天,可他却总是插不上话,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开;问同学借本书看看,借个东西玩玩,只要别人没同意,他不是怒气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