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掌握新字生词,了解作者,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3、品读本文准确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揣摩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字词通关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蟋蟀(shuài)斑蝥(máo)缠络(chánluò)臃肿(yōng)珊瑚(shānhú)攒成(cuán)收敛(liǎn)脑髓(suǐ)鉴赏(jiàn)觅食(mì)罕至(hǎn)竹筛(shāi)秕谷(bǐ)渊博(yuānbó)鼎沸(dǐng)倜傥(tìtǎng)书塾(shú)宿儒(rú)蝉蜕(tuì)拗(ǎo)窦(dòu)锡箔(bó)和蔼(ǎi)厥(jué)淋漓(línlí)叵(pǒ)确凿(záo)【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渊博】(学识)深而且广。【宿儒】读书很多,学问很丰富的老学者。宿,年老的;久于其事的。儒,指读书人。【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高枕而卧】成语。安然而卧,谓无所顾虑。高枕,枕着高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同义语:高枕安寝、高枕安卧。关于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到这里上学,后因帮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直到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如今这里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关于私塾。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在使学童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更多资源下载地址:http://zhdduya100.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