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母鸡孵蛋设计意图:歌曲《母鸡孵蛋》共四段,旋律重复,歌词有趣。幼儿在倾听演唱时会对鸡蛋数量的变化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份好奇和期待又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保持学唱歌曲的兴趣。歌曲传递了母鸡孵蛋时与蛋宝宝、小鸡之间的暖暖爱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学唱。活动共分四个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母鸡孵蛋的视频,激活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丰富其感性认识。其次,教师借助教具示范演唱,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喜爱之情。教具的巧妙呈现还帮助幼儿理解了歌曲中鸡蛋的数量变化及其隐含的数量关系。再次,教师创设母鸡孵蛋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演唱歌曲,让学唱不再枯燥乏味。最后,教师顺应幼儿喜欢变化的心理,让幼儿天马行空地想象鸡蛋的数量,尝试替换歌词进行演唱,体验改编的乐趣,满足自主表达表现的愿望。目标.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趣味性。2.乐意演唱歌曲,在唱唱数数中感知数量关系。3.乐意用说、唱的方式表现对歌词内容的想象和改编。准备:1.母鸡、小鸡图卡。2.母鸡孵蛋的配乐视频,歌曲音带,录音机。3.不同大小的塑料地垫若干块。过程:一、律动“小鸡捉虫”1.交待活动内容。师: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一起做扮演小鸡、母鸡的游戏。我们先扮演小鸡到草地上去散步、捉虫吧。2.引导幼儿讨论:我是一只怎样的小鸡。(1)教师表现小鸡的一个造型,告诉幼儿:“我是一只爱美的小鸡。”师:看,我做了一个什么动作?猜猜看,我是一只怎样的小鸡?师:告诉你们吧,我是一只爱美的小鸡。(2)教师根据幼儿的性别、衣着、表情、动作猜测幼儿所扮演的是怎样的小鸡。师:现在,你们也做一个动作,我来猜猜你是一只怎样的小鸡。(比如:你是一只神气的小鸡吧?你是一只爱穿花裙子的小鸡吗?你是一只爱笑的小鸡吧?你是一只胖胖的小鸡吧?)(3)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一只怎样的小鸡。(析:猜一猜、说一说的环节,既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又带给幼儿新奇感。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表达了对幼儿不同表现的接纳和理解。幼儿感受到被关注和被喜欢,从而敢于在活动中表达表现。)3.和幼儿合着律动音乐的节拍,表现小鸡散步、捉虫的情景。二、观看母鸡孵蛋的视频,激活已有经验并丰富其感性认识1.了解幼儿关于母鸡孵蛋的已有经验。师: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出生的吗?师:你们看到过母鸡孵蛋吗?母鸡是怎么孵蛋的?2.引导幼儿观看视频,了解母鸡孵蛋的过程。师:你看到了什么?小鸡是怎样的?有几只小鸡?(析:视频呈现了母鸡孵蛋时的真实情境,将孵蛋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幼儿面前。视频既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带给幼儿全新的体验。富有美感的视频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凸显了情趣美。)三、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感知歌词中的数量关系1.请幼儿欣赏歌曲第一遍。师:你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析:每个幼儿初次听歌曲的感受会有所不同,有的喜欢前奏中的母鸡叫声。有的喜欢“母鸡在孵蛋”这一乐句,有的则喜欢歌曲结尾部分。请幼儿说说喜欢的乐句,既给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又激发了幼儿对歌曲的喜爱之情。)2.请幼儿欣赏歌曲第二遍。师:母鸡孵出了几个蛋?(析:教师的这一问题看似封闭,其实答案是开放的。歌曲每一段中母鸡孵蛋的个数不同,所以幼儿会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多种回答。教师通过这一提问引导幼儿把关注点落在数量的变化上。)3.边演唱歌曲边出示小鸡图卡,引导幼儿感知歌词中的数量关系。师:母鸡每次孵的蛋一样多吗?师:第一次几个?第二次几个?第三次几个?第四次几个?哪次最多?(教师引导幼儿逐一点数小鸡图卡。)师:第一次孵出1个蛋,第二次孵出2个蛋,1个多还是2个多?2个比1个多几个?师:第二次孵出2个蛋,第三次孵出3个蛋,2个多还是3个多?3个比2个多几个?师:第三次孵出3个蛋,第四次孵出4个蛋,3个多还是4个多?4个比3个多几个?(析:按阶梯状摆放的小鸡图卡清晰地呈现了歌曲中鸡蛋数量逐次递增的关系,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化了。教师的问题设计围绕手口一致点数后说出总数、比较多少、感知多1少1的关系等数学概念学习,由浅入深,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4.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