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纪惠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知识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具准备:课件(一)学生自学情况反馈,导入新课1、通过谈话提问学生: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自然导入新知。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1息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课件出示线段图,让学生理解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探索加法交换律(1)观察发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根据主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2)验证规律a、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b、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3)概括规律a、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规律b、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4)运用规律采用对口令的形式出示练习题。2、探索加法结合律(1)观察发现课件出示开始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2学生口头列式。并鼓励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结果。在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加以观察。(2)猜想探究猜想每组算式的结果会怎样,在计算验证猜想。(13+45)+2513+(45+25)125+(75+36)(125+75)+36(3)概括规律观察3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后,集体反馈,并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四)运用规律用加法结合律填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揭示规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环节。(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我设计了小组赛、男女对抗赛、挑战赛、个人赛等练习形式。3【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力求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四)、拓展延伸,体会用处必做题246+578+(154+322)选做题999+998+997+996+1004+1003+1002+1001【设计意图】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让学生真切感受的所学定律的用处。以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五)、质疑反馈,总结评价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在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中你用到或学到了什么数学方法?3、你觉得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运用时要注意什么?4【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