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对话勤思善悟——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辛凯[导言]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去,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达,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以达到善读善悟,让学生欢乐的沉醉于语文的海洋。[背景]《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安排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这个单元,是想提示学生生活是宽广的,我们不光是在学校和家里获得知识,在自然和社会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课文讲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总是充满亲和力,他们总想投入其怀抱,去感受它的神奇力量。我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由爬山的情形引出两次“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并把朗读和体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的目的。[片断一]出示语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老师将你们引到了天都峰脚下,你们会用你们的眼睛,脑袋感受到什么呢?生自由边读,边看图感悟。生交流后汇报。生1:天都峰真高啊!生2:天都峰真陡啊!生3:天都峰真悬啊!……师:同学们真棒,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出了天都峰的这么多特点。那么你能用你的语言把它们读出来吗?学生练读,指多名学生朗读。师:生读法极多,各有千秋,天都峰似乎真在我们眼前了。[片断二]分角色朗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两名学生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师:此时的老爷爷会怎么想呢?(师故作深思状)生1:这么小的小姑娘都敢爬,我的年岁比她大,该给她做个榜样。生2:我怎么能输给一个孩子?生3:这么高的山,我老胳膊老腿的怎么爬得上去?这么小的姑娘都敢爬,我一定得试试。……师:是啊,“不爬天都峰,等于一场空”。老爷爷怀疑自己的能力,可眼前的小女孩让他敬佩,他受到了鼓舞。师:那小朋友心里又会是怎么想的呢?生4:天啊,这么高的山,我一定爬不上了,老爷爷爬得上去吗?生5:老爷爷都敢爬,我可不能输给老爷爷,那太丢人了。师:猜一猜,他们都能爬上去吗?说说你猜测的理由。[片断三]请两名学生配动作表演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师:听了两名同学的对话,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生1:老爷爷本来不敢爬,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敢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爬天都峰的。生2:小朋友开始很害怕,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来爬天都峰,受到鼓舞才有勇气爬上天都峰顶的。师:老爷爷和我本互不相识,能够互相学习,战胜困难,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吗?生3:我遇到过,有一次我有一道难题不会做,真想放弃,我看到同桌在认真思考,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终于做出来了生4:有一次,我在田里帮忙做农活,天气真热,我干不下去了,妈妈说:你看人家年纪那么老的人也在做事,我坚持下去了。生5:有一次,上体育课我有个动作不会做,我看到别的同学在反复练习,我也在他的鼓舞下学会了。……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一个人只要有勇气,相互学习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评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