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影响两年前,一位同事12岁的儿子患上了持续性失眠的毛病。在详细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发现家长对孩子过于关注和严厉,使其心理压力过大而不得缓解,造成因频繁噩梦而不敢再入睡的后果。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改变对其过于关注和苛刻的教育方式,让其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从上例可以看出,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负面影响或伤害不容忽视。针对目前常见的此类问题,在参阅了相关资料后,本人整理了以下几种常见家庭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可能影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分歧型家长家教方式: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常意见分歧,各搞一套,使子女无所适从。后果:子女易生气,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2.忽视型家长家教方式:父母对孩子忽冷忽热,反复无常,捉摸不定。后果:多情绪不稳,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3.保护型家长(约占30%)家教方式: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和“爱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后果:子女多消极被动、依赖、怯懦、无责任感,乏忍耐力和社交能力,乏亲切,有的孩子优柔寡断,不适应集体生活。4.溺爱型家长(约占30%)家教方式:对孩子过分保护,甚至满足不合理要求,不让孩子解决问题。后果:子女多自私、任性、骄横、放肆、自以为是、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自卑、乏独立和责任心、无耐力、情绪不稳、自我中心、不礼貌、乏开创精神等。5.放任型家长家教方式: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对孩子缺乏情感交流与吸引,子女体验不到父母的关爱,子女多寻求他人爱护,力图引起别人注意,有的喜惹是生非,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有的性格淡漠,与世无争。后果:子女易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玩世不恭。6.民主型家长(约占30%)家教方式: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任意干涉孩子活动,既严格要求子女又不苛求子女,既有丰富的爱心又不溺爱,和睦温暖。是最为合理的家教方法,子女个性一般独立、坦率、积极、亲切、自信、热情、活泼、快乐、机灵、直率、善与人交往协作,善分析思考,有活动能力。7.专制型家长(约占7-10%)家教方式:对子女过分严厉,期望过高,限制太多,乏宽容理解,责骂甚至体罚孩子,家庭压抑、紧张。后果:子女胆小、自卑、自责、乏自信、顺从、依赖、追求过分完美;或粗暴、敌意、倔强;易抑郁、逃避、乏自尊心;有的冷酷、残忍,或说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8.单亲家庭后果:子女易紧张、萎靡不振、孤独、自卑、胆怯、喜怒无常,犯罪率高。以上列举出的家教问题可能不一定会马上表现出来,但对子女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对将来人格的形成、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很大的关联,希望各位家长能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