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少年闰土第二课时1.背诵第1自然段。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重点1.背诵第1自然段。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难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请同学们读读文中对闰土外貌、性格的描写,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发言)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我”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部分1.学生畅谈。(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中重点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两次,写得最详细。(2)因为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一读课文,眼前便浮现出少年闰土在月夜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4)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2.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部分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2.谁能向大家说说其他两件事又分别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性格特点?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1)从捕鸟这件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由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认识好多鸟。(3)由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件的学习、讨论,进一步熟识了这位海边农村少年。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1.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因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我”跟闰土就认识了。)2.“我”为什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因为“我”早听说过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3.“仿佛”在这里怎么理解?(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五、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1.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画出来。3.学生默读勾画。4.指名朗读闰土的话。5.在闰土讲的这些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向同学讲讲。6.小组讨论。7.全班探讨。(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这样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而且还使“我”爱上了海边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虽然“我”和他身份不同,但闰土直爽地邀请“我”去,表现出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8.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同时也表明了“我”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我那时……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说明“我”知识贫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2.读第18自然段。(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作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师: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闰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