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120xx年是杨澜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第1页共44页这样的“XX”,对杨澜来说,实在是漂亮的巧合。杨澜说:“20xx年也好,20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始终在匆忙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她的这个“停下来”,就催生了《一问一世界》。这是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呈现了她非同寻常的媒体生涯;读者从中也可以看到杨澜20年来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以及她对世界的处置方式和价值观。在《一问一世界》中,杨澜对自己20年的媒体人生进行了谛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第2页共44页了执著的回来。杨澜在序言中强调:“出现在本书中的六个问题是从一万多个问题中选择出来的,它们基本涵盖了《杨澜访谈录》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等。我希望经由这一个个问题,串联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亦希望以这些人物的谈话去接近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的记忆。”在千万里、千百遍的“问”里,杨澜对世界、人生有了更多的相识和思索。她说,在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后,自己对胜利的定义有了质疑:究竟什么算胜利?更胜利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胜利综合征”?为了“胜利”,我们经常遗忘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第3页共44页正的渴望;为了“胜利”,我们忽视了路边的风景,忽视了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生在这个追求胜利的年头,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胜利的意义何在。那么究竟何为胜利?杨澜没有干脆给出答案,只说自己曾收到一个短信,“真正的胜利,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情愿在你身边对你微笑。”在“问”的世界里,杨澜提出了自己对华蜜、挫折的理解。她说我信任华蜜要靠运气,但更要靠实力:幻想的实力、创建的实力、感受的实力和共享的实力。总之三个字:华蜜力——追求和赐予华蜜的第4页共44页力气。我要的华蜜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溢爱和暖和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她说,当你为了一个志向去努力奋斗,而且经验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特别珍贵的财宝,你经验过很大的高兴,也经验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人生于世,谁没有追求,谁不希望胜利、祈求华蜜?但何为华蜜,华蜜与胜利有何关系,华蜜的感受如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每一“问”中,杨澜发觉别样的世界,引发更新的思索。20年过去了,杨澜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用自己的独特追第5页共44页求,发掘着人生中的美妙和才智,成为胜利的资深媒体人。在《杨澜访谈录》里,她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和才智,她不停地追问别人,也追问自己,通过这个舞台,她完成了丰富的人生积累。她为何对此情有独钟?杨澜说:采访其实像是一次探险,是一种对人心的探险。做专访经常是交浅而言深,一个从未见面的人坐在你面前,短短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希望挖掘出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人家凭什么要告知你呢?这就似乎你进入一个丛林,你只是也许知道一个方向,并不知道你中间会遇到什么河流,什么沟壑,是否会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柳暗花明,眼前开阔。假如始终能有一份新奇心,访谈就变第6页共44页成一次好玩的旅行。在书中,杨澜谈到语言对相识世界、对话西方的重要性。她说,当年考高校原来准备报考艺术类或者社会学、历史学专业,但最终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后来,她依靠语言上的优势,走进电视主持行业的大门,又在《杨澜访谈录》的对话平台上,与东西方的各路精英们谈古论今。随着工作的开展,杨澜越来越感到,驾驭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