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上册 狼牙山五壮教案 沪教版VIP免费

四年级语文上册 狼牙山五壮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1/2
四年级语文上册 狼牙山五壮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2/2
狼牙山五壮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掷”、“陀”、“雹”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斩钉截铁”、“气壮山河”等词语的意思。按要求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说说课文第二、三、五部分的主要内容。3、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人物表现,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的含义。体会五壮士痛歼日寇,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说说课文第二、三、五部分的主要内容。2、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人物表现,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的含义。体会五壮士痛歼日寇,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教师:同学们,8月15日是抗战胜利的纪念日。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就是一个悲壮的故事,发生在河北保定的狼牙山区。2、板书课题:《13、狼牙山五壮士》。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2、学生按要求预习。3、检查指导。(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崎岖坠落满腔怒火横七竖八屹立斩钉截铁居高临下昂首挺胸粉身碎骨壮烈豪迈(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3)说说课文大意。4、照样子,写出课文第二、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阅读芳草地”2。]第一部分(第1节):1941年秋,日寇进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2节):第三部分(第3节):第四部分(第4——5节):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6——9节):5、教师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峰顶歼敌——英勇跳崖6、哪些事例最能表现五壮士的壮士行为?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1、教师:默读课文第3——9节,思考:壮士们的哪些举动最令你感动?划出有关句子。2、学生讨论交流。预设一:第3节——从语言文字中探寻壮士们上狼牙山原因。预设二:第4、5节——透过文字“目睹”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的情景。预设三:第7、8、9节——在朗读声中为英雄“送行”。3、教师:齐读课文最后一节。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的意思的。四、课文小结。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福才和胡德林,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拖住敌人,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故事真实感人,英雄们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震撼心灵。板书设计13、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引上绝路痛击敌人接受任务作业:1、抄写部分词语。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顶峰歼敌”这部分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光辉形象,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其中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受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跳下悬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 狼牙山五壮教案 沪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