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诺亚方舟【内容简析】这是一篇传说故事。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洪灾,把高原和山脉都淹没了。一个叫诺亚的年轻人造了一条巨大的船,人们躲到船上,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暴雨一连下了四十天,雨停后,诺亚放出鸽子,很快鸽子叼着一条橄榄嫩枝飞回,人们知道前面就是陆地了,平安已经到来,就从船里走到了陆地上,大自然又充满了生机。后人以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与希望的象征。文中的一幅插图与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自主识字,在合作中探究、感悟,并借助复述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3初步了解这个美丽的传说,从中感悟人类的智慧。【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难点:感悟课文的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通过时空的变换,展现一幅幅迷人的自然与田园风光。村庄、农田、城堡、关塞、高原、林木、山脉,人们安居乐业。突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灾爆发了,大雨倾盆,河水上涨,淹没了农田和村庄,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纷纷逃命……2启发学生观察、联想。(1)闭上眼睛回忆,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2)这些画面让你又想到些什么?3你还想知道什么?(后来怎样了,人们是如何战胜大自然的灾害的……)4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初读课文1齐读课题,认读生字“诺”。2教师引导,生生合作,通过相互提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学习生字。4检查自学情况,顺情引导。(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认读带生字的词语,形近字区别,借助拼音认读等。)(2)选一句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大家再读读,或者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结合指导读几个长句子,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之目的。)5通读课文,思考:诺亚方舟是怎么回事?你初步读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简单问题当场请学生尝试解决,较难问题或中心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三朗读感悟围绕初读课文产生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寄情。11学习1~2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解决问题。①说一说对“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理解。(教师相机介绍相关的“传说”的文体知识)你能列举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的名字吗?②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灾难?③诺亚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人们?(2)指导朗读。①第一句要读出“很久很久以前”的遥远古老的故事基调。②三个“淹没”表现了洪灾不同的层次。边读边感悟洪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③“他用又大又粗的木头建造了一条巨大的船,方方正正的”读好重音,突出船的形状、大小,体会船的神奇作用。2学习3~4自然段,合作表演。(1)理解课文,把课文内容设计成对话的形式。如:甲:“雨停了!”乙:“暴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啊!”……(2)体会角色,想象他们的内心世界。如:鸽子怎样想,怎样做?(3)走进角色,体验人类对和平、希望的渴求。3学习5~6自然段。(1)讨论:说一说诺亚为什么在船上放上各种动物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水退之后,世界由荒芜到充满勃勃生机的变化。(3)解释“诺亚方舟”。引导学生说形状、作用及表达的意义。(4)画一画“和平与希望的象征”——鸽子。4分角色、创造性复述故事。分角色扮演诺亚、叼着橄榄枝的鸽子和躲在船上的人们,用各自自述的方式讲一讲自己的经历,体会这个美丽的传说。(如:我是一只鸽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次大洪灾中,我被诺亚放到了一条大船上,和人们一起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漂流了四十天。后来……)四复习巩固生字词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也可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或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识字效果。2说说怎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3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