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春节民风民俗调查VIP免费

2024年春节民风民俗调查_第1页
1/15
2024年春节民风民俗调查_第2页
2/15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村里的几位老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们这里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春节俗称“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据老人们讲,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除夕之夜就出来害人。但是“年”怕见红色,害怕响声,所以人们就放鞭炮,贴春联想把“年”吓走,所以有的人就把春节称为“年关”。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糖瓜粘”说法。在我们这里,有些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放是供品,把糖水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民间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接下来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准备好吃的好喝的,我们这里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置办年货的活动基本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但随着现在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很多环节比起以前都简化了不少,象豆腐、鸡、馒头等,有不少人家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包饺子。饺子是春节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春节不可缺少的第1页共15页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硬币、糖、花生、枣等包进馅里。吃到硬币的人,来年财运亨通,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的人将早生贵子。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也叫对子,大红的春联往墙上一贴,春节那喜庆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人们往往借春联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有的人家还要贴门神,门神一般画的都是秦琼和尉迟恭,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人们贴门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除夕,家家都要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这一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丰盛的饭菜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享受家庭的温暖,享受快乐的气氛。这时候,大人们往往会给小孩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小孩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都会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现在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据说,每年有超过10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民间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有的人是熬到12点,有的人是熬到天亮。守岁的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亲戚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正月初第2页共15页五俗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春节民风民俗调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