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伴我成长西固一校陈作伟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从1978年至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3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这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凑巧,本人生于1978年,和改革开放同龄。应该说我完全是沐浴在改革开放温暖的春风里成长起来的。作为同时代的我,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这三十年间,我已从呀呀学语的孩童,历经风雨沧桑、寒窗苦读,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的家在兰州市西固区一个两山夹一沟的偏僻小山村,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求学之路却是我心中一种难言的痛永远忘不了。小学六年换了三所学校,因为我们村只有初校。四年级开始便到邻村去上学,每天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乡村小路。那时候我每天都背着一个硕大的黄布书包去上学,因为离家远,中午呆在学校。这对于那时幼小的我来说,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有时候下午放学遇到天气不好时,就只能练一下脚力了,和雨水比速度,在雨里狂奔,冰冰的雨水渗进衣服里,把小小的身体里里外外的洗刷了一遍到了冬天,上学就更是一个艰辛的回忆了,凌烈的寒风常常把裸露在外的双手、双耳吹得通红,裂开一个又一个的血口子。前几天回家,偶然在一次放学的时间路过一所小学门口,发现校门前密密麻麻的停满了一些来接孩子的小汽车,场面蔚为壮观。回想自己的求学之路,别说小汽车就连自行车都没坐过。我明白了,这就是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家庭生活逐渐富裕。那时没有电视、更别说电脑,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只有两台十四村的黑白电视。家里穷买不起自己想看的书,一旦有本好书就抢着看,在同学中传来传去,爱不释手。6-7岁开始,我们姊妹几个就一起帮家里干农活。七月的天气,烈日炎炎,炽烈的太阳烘烤着我们稚嫩的脸蛋,细嫩的手臂上更是一条条被麦子秸割伤的口子,经汗水的浸泡,犹如伤口上撒了盐,钻心的疼,腿上更是被蚂蝗咬得鲜血直流。也许是儿时的艰辛培养了我坚毅的性格,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咬咬牙挺过去。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教室不够,我们只好在一个老师的家里上课,自己带着小板凳,闲暇时能吃上一根三分钱的冰棍,那是我们的美味,想想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啊,每天不是鸡蛋就是牛奶,营养搭配得很好。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我更加懂得要发奋学习,所以一路走来,成绩都很优异。好多年以后,我还清晰记得当年上学之前跟小伙伴们说的一句话,“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和你们玩泥巴,过家家了,我要念书去了。”那个时候凡是农村的孩子都有“鲤鱼跳龙门”,一朝吃“皇粮”的念头,所以拼命地读书。回顾教育改革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高考制度,到1986年的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到1999年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再到2005年我国开始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一直到2007年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课本费。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正是改革开放使得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可以每天都在学校里跟同龄人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玩耍。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济越来越活跃,那个时候兴起了下海的浪潮,国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爸爸开始做点小生意,妈妈说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视机,从此我也有了自己的书房,有了自己喜欢读的书,可以在那里安安静静的学习。村里也重新修建了学校,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再也不用到几十里外去上学,再也不用担心天阴下雨路滑难走了九十年代末,也就是1997年,我已是中师三年级的学生,即将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这年香港回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