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开堂课景泰五中谢芳一、什么是历史?历----经历,经历过的史----史实(落脚点、词眼)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葛剑雄(复旦大学)一、什么是历史?请讨论:历史=故事?历史要求客观真实(“秉笔直书”)故事可虚构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1、历史架起沟通桥梁----社会需要历史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历史是过去与现在、未来之间的桥梁。历史有着丰富的娱乐价值,沉迷其中,思接千载,纵贯古今,神游中外。陌生人交流时,喜欢找都认识的人为话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共同的历史认同:中日世仇----互相猜忌、防备法德世仇----同为欧盟核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2、学史使人明智----个人需要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历史有训练思维的价值,具有大的时间观念的人是具有历史感的人,具有历史感的人是厚重的人,这种厚重,会转化成力量。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有一个历史学位!……美国历史系学生,比商科学生更受雇主欢迎。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2、学史使人明智----个人需要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唐太宗“三鉴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法]马克·布洛赫“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台湾通史》自序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3、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需要历史是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跨;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跨。”4、管窥未来借古鉴今----现实需要5、陶冶情操----观史如观棋局,观史如观人生,爱恨之间,我们总要接受良知、情感的考验。“见贤思齐”“知做人得失之道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怎样学习历史?1、掌握基本趋势(1)政治上: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秦汉唐时大臣坐着和皇帝说话,宋朝大臣站着和皇帝说话,明清大臣跪着和皇帝说话。臣民对皇帝(或上级)自称:卑职,标下,小人,奴才三、怎样学习历史?(2)经济上: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黄梅戏《天仙配》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夫妻双双把家还》三、怎样学习历史?(3)思想文化上:思想自由、思想解放取代文化专制三、怎样学习历史?近代以降中西观念差异:西方中国君主立宪大臣擅权自由经商舍本逐末女王当政牝鸡司晨自鸣钟奇技淫巧合理求财铜臭味三、怎样学习历史?2、操作三部曲积累----看书、电视、互联网、文物、调查、旅游(基础知识)思辨----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于我心有戚戚焉”思辨与感悟需要理性思考,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