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考前辅导内容第一章劳动标准1.劳标的概念是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或定量形式的统一规定2.劳动标准概念6内涵。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条件、劳动关系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作出的统一规定。劳动标准的制定以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及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实施目的是明确的3.劳标的分类:按照适用范围划分(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企业级)劳动标准4.单位劳标的概念是劳动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劳动方面的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5.单位劳标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劳动定员定额、职业培训、女工特殊保护)标准6.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5作用(重点掌握必须背住)将适用于用人单位的国家、地方、行业强制性标准具体化,明确企业适用的推荐性标准内容和范围,避免违法法律规范各项作业的流程和标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营造良好而有序的内部工作环境和秩序;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和技巧;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7.单位劳标制定三方式: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样本8.单位劳标制定的前提:遵守强制性9.发挥强制性作用的劳动标准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立法型劳动标准和国家标准化机构批准的强制实行的劳动标准10.单位制定劳标的限制:1、内容限制;2、程序限制。11.单位劳标制定的程序:一般程序、法定程序(核心)一般程序:收集分析资料、确定目标和工作标准、编写提纲、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审批、公布。法定程序:合法/协商一致/公示/备案。12.效力等级2原则:1就高不就低、2更有利13.影响单位劳动标准的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公共安全国际竞争的需要内部因素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员工力量14.工资的概念单位根据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15.工资4职能:(分配、保障、激励、杠杆)16.工资决定机制宏观层面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参考水平中观层面工资集体协商是三方机制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收入水平及增长幅度经过协商,依法签订的工资集体合同行为微观层面双方根据工资分配制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事项,并严格执行17.工资支付一般原则:货币支付规则;直接支付规则;支付记录规则;定期支付规则(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后30日内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实在困难的,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0日);全额支付规则(职工违纪违章或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应予赔偿的,可以从职工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18.加班工资的支付: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日延长劳动时间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150%支付加点工资;在休息日劳动又不能安排同等时间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假日劳动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19.年假满12个月可享受年假。满1年不满10年的休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10天;满20年休15天。未休的300%日工资收入补偿,月工资除以(21.75)折算。20.企业补充保险概念企业以自身能力给员工除社会保险和公共保险以外的保障措施。21.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叫企业年金,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三部分组成。2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概念以及实施对象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自出资金,实行医疗补助的医疗保险。实施对象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3.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的劳动者为未成年工,十八周岁以上为成年工,十六周岁以下为童工。24.起草用人单位工资薪酬标准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背住)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支付试用期的工资支付视同提供正常劳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