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校少数民族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定稿高校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几点思考班级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如何建设先进班集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高校班集体建设方面谈谈自己的三点认识。一、大学先进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一)领导班子有力核心作用明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一支较为成熟的学生干部队伍。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成员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起着助手、桥梁的作用。他们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过硬的学习成绩,能够在学生中充分发挥核心和模范作用。(二)学风建设扎实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也是班级管理的要义。而学习风气直接反映了当前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影响着今后整体学习成效的取得。良好的学习风气也是衡量一个先进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先进的班集体应具备遵守学习纪律、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形成勤奋好学、严谨认真、求实进取的学习氛围。(三)思想建设牢固舆论导向正确在大学生班集体建设中,班级思想建设具有先导性。特别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正确思想的引导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的班集体应形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四)班风班貌向上集体凝聚力强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道德行为表现为一种支持、肯定和鼓第1页共5页励,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而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表现为班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五)文化生活积极实践活动丰富文化是班级的内核,它塑造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影响着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班级应具备的重要功能。先进的班集体应表现为班级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以此培养集体1主义精神、创新才能、实践能力。二、大学先进班集体的量化标准(一)思想建设方面:党员人数、党校结业人数、入党申请书递交率、开展班团会进行政治学习次数(二)学风建设方面:班级平均学分绩点、本院同年级不同专业平均学分绩点、班委会成员平均学分绩点、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必修课不及格人次、因考试违纪和退学人次、专业考证人次、自主举办学习竞赛或活动等项目做为二级指标。(三)班风建设方面:班级获得先进集体荣誉项数、模范之家寝室荣誉项数、班级学生在校、院学生干部组织中的任职人数、违纪人次、班级制度建设等(四)文化生活方面:各项素质拓展活动获奖情况、自主举办文体活动次数、参加社会实践及其获奖情况、开展社会公益次数及影响力。三、先进班集体的建设途径一个优秀的班级不会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需要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坚强有力的班干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等去迎接新时期种种因素给班级管理和建设带来的挑战。第2页共5页(一)培育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班级是否团结,是否具有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委会和团支部这两个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工作状态。要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优秀集体,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一支团结、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大力做好班干部的选拨工作。大一新生班级组建之初,学生从全国各地汇聚在一起,彼此之间还没有深入了解,往往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本人自荐和师生反映等方式,经过综合分析考察来确定临时班干部成员。随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逐渐了解,班干部应进行民主改选,实行“班委竞争上岗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热爱集体,为集体服务的积极性,以优化整体效能。通过实行“班委岗位转换制”、“班委工作问责制”给班级成员充分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