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经验做法文章标题: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经验做法采取三项措施,做好四个结合,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年初以来,按照市纪委关于廉政文化“六进入”的总体要求,我们XX县区侧重抓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贴近实际、正面引导、讲求实效、寓教于乐”的原则,采取三项措施,做好四个结合,促进了农村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采取“三项措施”,做到“三个强化”一是抓机制,强化领导。我们从农村廉政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出发,加强了对廉政文化工作的引导和推动。我们成立了由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宣教室同志为成员的工作组织,不定期地深入到各乡镇进行调研、指导、检查。为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3至5人组成的廉政文化领导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各村由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级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妇联、共青团、民兵等组织各司其职,在乡镇、村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大格局,各乡镇、村结合实际,明确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任务和目标以及工作原则、责任分工和工作制度,有效地发挥了乡镇、村班子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抓载体,强化阵地建设。结合实际,我们坚持用廉政文化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加强了学习阵地建设。将廉政意识教育纳入到乡镇、村班子学习会、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和党课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条规、“两个条例”、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等;学习宣传我们身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人物郭永吉、范守文、李玉华等,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组成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各乡镇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达21场次;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农村群众性文化团体为骨干,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全县各乡镇以文化站为依托,从各村中挑选出文艺创作骨干,从各类文艺团体中精选出本乡本土的“文艺能人”,建立了24个第1页共4页廉政文化业余宣传队,负责创作和演出贴近农村生活、以廉政为题材的各种文艺节目,并利用农闲时节到各村进行巡回演出。通过自编自演的歌舞、相声、小品、二人转、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大力宣传党的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与部署。年初以来,全县各乡镇业余宣传队巡回演出528场次,受教育面达到720XX余人次。同时,各乡镇利用电视差转台定时播放反腐倡廉电教片96部次、科教片265部次以及廉政公益广告155条次,覆盖全县乡村。三是抓典型,强化示范作用。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我们把东六家子镇作为全县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示范乡镇,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定期播放县纪委下发的反腐倡廉电教片的同时,该镇利用文化站制作了《夕阳映红石》等一批电教光盘,以本镇红石村党支部书记王权、双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宋景荣、西南山村村委会主任徐成安等一批廉政建设先进人物为典型,进行示范教育。二是以各村党支部为核心,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村民开展的争创文明生态村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不断拓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廉政文化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画和剪纸艺术的创作热情。东六家子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开展农民画和剪纸创作已有20余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共创作展出300余幅,其中参加省市展出的农民画达40余幅,出口乌拉圭、俄罗斯、韩国与日本总计达70幅。该镇知名农民画家韩凤伏亲自创作了《咏鹅》和《孺子牛》两幅寓意深长的作品,赠送给该镇党委书记。三是充分利用宣传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镇党委、镇政府制作了20个廉政警示牌,在党政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桌上分别摆放,做到警钟长鸣。同时,镇、村制作廉政图版上墙;先后录制了“两个条例”、《实施纲要》、《党员保障条例》等电教片,在镇电视差转台播出。同时连续播放反腐倡廉电教片14部,廉政公益广告55条,另外,镇电视台还设有廉政节目专栏,不定期地宣传本镇廉政建设的典型。第2页共4页二、做好“四个结合”,达到“四个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