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工作标准一、应急管理示范镇(街道)标准(一)组织机构。1、有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办事机构要挂牌。2、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二)应急预案。1、制定有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要以先期处置,转移安置群众为重点,明确转移路线,细化处置流程,每个处置流程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4、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预案。5、所有预案汇总成册。6、每年至少举行2次以上应急演练,完备演练方案和相关资料。(三)制度建设。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包括办文、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四)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1、对外公布固定的应急工作电话。2、值班工作制度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安排有值班人员,能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3、建立基层信息员制度,确定村(社区)和辖区内单位信息员。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不得有迟报、漏报、瞒报情况。(五)应急保障。1、安排一定的应急管理专项工作经费,并确保经费专项使用。2、落实房屋结构坚固、抗灾避险能力强、交通便利、有卫生设施的学校、敬老院、广场、空旷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有明显的标识。3、储备一些必要、实用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第1页共5页(六)科普宣教培训。1、制定宣教培训方案。2、每年对村(社区)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进行1次以上的培训。3、通过印发应急知识宣传单、标语、宣传专栏、板报等方式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每年举行2次以上宣传咨询活动。(七)应急队伍建设。1、整合资源,建立一支不少于2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档案。3、组建一定数量的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4、应急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八)风险隐患排查整改。1、对辖区内危险源、风险隐患集中排查,详细登记,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2、在重大危险源和风险隐患处标识图标和警示标志。3、配备必要的报警设备。4、遏制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不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突发事件。(九)应急联动处置。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迅速、畅通,及时掌握、准确判断突发事件发展态势。2、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3、根据实际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二、应急管理示范村(社区)标准(一)组织机构。有兼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二)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有综合性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三)制度建设。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包括办文、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四)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第2页共5页1、有固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电话。2、值班工作制度健全,有人员负责值班。3、有应急管理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4、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不得有迟报、漏报、瞒报情况。(五)应急避难场所。建成有方便、实用的应急避难场所,有明显的标识指引。(六)科普宣教培训。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设有宣传栏,每年举行1次以上宣传咨询活动。(七)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八)风险隐患排查整改。1、对辖区内的风险隐患集中排查,落实整改措施。2、遏制各类突发事件,不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突发事件。(九)应急联动处置。1、信息报告迅速、畅通。2、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3、根据实际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三、应急管理示范企业标准(一)组织机构。有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机构要挂牌。(二)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有综合性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2次应急演练。(三)制度建设。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包括办文、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四)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1、有值班室和视频监控室。2、值班工作制度健全,有人员负责值班。3、有专(兼)职应急管理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