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精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2.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讨论自然段大意。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2—3)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3.讨论。(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4)“时而”什么意思?三、练习朗读第二、三段。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四、作业。预习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二、布置自学。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三、讨论外洞的特点。1.课文是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2.外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从哪儿体会到的?四、讨论内洞的特点。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蜿蜒”是什么意思?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4.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七、布置作业。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