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节水型城市简报第二十二期苏州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5月15日苏州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确保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2007年5月14日上午,苏州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市水利(水务)局召开,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国祥主持,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水务局局长黄雪球代表市节水创建办作了创建工作报告,高XX县区、相XX县区、XX县区等创建成员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最后,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程惠明副市长就今年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作了重要讲话。2006年以来,市节水创建办对照国家和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标准,按照“XX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全面部署,切实抓好1各项创建工作,制定和印发了行动计划、宣传方案、节水器具改造方案、三个载体创建标准等文件,建立了创建指挥、日常联络和技术指导三个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网络,健全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节水管理网络。同时,针对创建薄弱环节,在节水宣传、节水器具改造、水平衡测试等方面,市、区两级财政投入3800余万元,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创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了三个载体建设,市区共有76家用水企业、单位完成了水平衡测试工作。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等69家企业、单位,清塘小区等30个小区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全市的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已完成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92974户,其中沧浪、平江、金阊三区共计改造完成70394户居民家庭,更换水嘴125738个、排水阀28751个;吴中、相城、园区、XX县区共改造22580户,更换水嘴57424只、排水阀23689只。同时,切实加强用水企业、第1页共3页单位的节水器具改造工作,市区2827家企业、单位完成了节水器具改造任务。另外,还切实抓好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落实,已有209家单位进行了“节水三同时”登记备案及立项;加强对用水器具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对184家销售商店进行了监督检查,对4个系统67个单位进2行了节水器具改造的专项检查;XX市福星污水处理厂等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先后扶持了XX市蔬菜科研所的90亩大棚种植雨水利用项目等一批节水项目,为我市节水创建工作新增了亮点。对照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我市去年进行了模拟检查,基本情况是:第一基本条件全面达标。建立健全各项节水、供水的法规制度等六项指标已全面具备。第二基础管理指标基本达标。城市节水规划、地下水管理、计划用水指标方面已全面达标,下发了节水“三同时”管理文件,出台了再生水价格指导意见。第三技术考核指标大部分达标。12项节水考核指标中,市区2006年的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市区工业用水重复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等指标都已达标。第四鼓励性指标部分达标。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已大于1‰的标准。对照节水型城市考核评分标准,市区已具备申报省级节水型城市的条件。程惠明副市长充分肯定了我市2006年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明显成效。认为目前我市已基本具备省级节水型城市的申报条件。同时指出我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在水短缺、水浪费、水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希望各区、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创建节奏,全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创3建工作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会上,就2007年的创建工作,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抓好:第一狠抓薄弱环节,确保年内通过省级考核。按照省级标准和要求,逐条逐项排查对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责任部门要抓紧时间,重点攻坚,把整改措施落实到实处。第二突出创建重点,全面提升水资源综第2页共3页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节水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加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三个载体”的建设力度,加大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力度,在巩固现有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