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测评(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B[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2.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商品物美价廉B.传统手工艺创新能力强C.自然经济顽强抵抗D.世界市场的差异性需求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倾销商品,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导致其纷纷破产,另一方面掠夺原料,推动了中国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故选D项;西方商品物美价廉,只能导致传统行业衰落,不能推动其较快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手工艺创新能力,排除B项;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不是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的结果,排除C项。]3.据统计,英美等国从中国进口的茶丝数量,1844年为茶7047.65万磅,丝2604包;1853年茶超过10122.7万磅,丝为62896包。这一变化()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增幅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这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贸易出口与进口比重比较,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1878年,实业家唐廷枢受李鸿章委托,以官督商办形式,创办中国第一座近代煤矿——开平煤矿,主要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开平煤矿的创办()A.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B.实现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目的C.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D[由材料“主要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煤矿与当时外国企业形成竞争关系并有获利,故选D项;标志着近代工业起步的是整个洋务运动,至少是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的开办,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体,排除C项。]5.江南制造总局最早的一批技术力量是原美商旗记铁厂的工人,后来陆续从香港、宁波、广州等地外商企业中用较高的工资招募工人。这说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B[根据材料洋务企业的技术力量是从外商企业中雇佣,说明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在洋人手中,故选B项;材料引进的是技术而不是管理体系,排除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军用企业,雇佣外国技工不会成为外资企业,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所雇洋匠是否为外行的信息,排除D项。]6.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曾指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由此采取的行动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建设近代海军B[由关键信息“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分析,应是创办新式学堂,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活动,故排除C项;洋务派筹划海防是因近代西方侵略都来自海上,D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7.“陈启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族工业兴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清政府设置工厂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