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5北京朝阳期中)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王朝初期君权强化,而后逐步陷于权臣与宦官之争;同期西方开始近代化进程,出现东西文化和物种交流。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2015北京海淀期中)对下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80.5618.59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3.(2017北京四中期中)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封函的表面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A.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D.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4.(2015北京西城期末)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5.(2016北京海淀期中)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④区域间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18北京朝阳期中)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大学士高拱上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业的作用。明代中后期,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上述历史事件折射出()A.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B.商业贸易繁荣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C.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D.商业空前发达影响了明朝官员的认知7.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8.(2015北京西城一模)法国传教士白晋说:“现今中国,人们把道德、哲学视为主要学问,却极端忽视了哲学以外的其他学问。”“现今”指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9.(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认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顾炎武说:“国家是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保国家是朝廷的私事,保天下则匹夫有责。”他们都主张()A.实行民主共和B.实行君主立宪C.重建君民关系D.恢复宰相制度10.(2017北京海淀期中)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广泛涉及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学、遗传与变异学等诸多科学领域。下列与这部著作处于同时期的作品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授时历》D.《农政全书》11.(2016北京东城综合练习)下图为中国人龚容(1538—1603年,福建人,移居菲律宾,是当时最著名的从事印刷出版业的华侨)在马尼拉出版的汉文木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它可用于研究()①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②印刷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推动③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④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12.(2016北京怀柔查漏补缺)在历史研究中应重视由证据得出结论。下列选项结论与证据逻辑对应准确的是()选项论据结论A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老的石拱桥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B明代南方担任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明代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南方C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