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流失原因分析及征管对策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公民个人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它的征收为调节社会分配、维护社会稳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个人所得税目前却是我国现行税种中流失最为严重的税种。现就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及征管对策谈点浅见。一、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税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有征收管理环节上的问题,也有社会纳税环境的问题。(一)个人所得税税制尚有不完备之处⒈税制设计不合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是分类所得税制,在税率设计上过于复杂,规定了三种适用税率:一是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级超额累进税率,幅度为——;二是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级超额累进税率,幅度为——;三是对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其他所得采用的比例税率。同时对稿酬所得、超过一定数额的劳务报酬所得还分别有减征、加成征收的规定。税率结构复杂,税率及档次过多,最高边际税率达到也过高,不符合效率、公平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加重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税和申报的难度,也不利于税务人员的掌握和操作。⒉费用扣除不够合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是指纳税人的收入额减除法定扣除费用后的余额。一般来说,扣除费用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本人及其赡养人口的生计费用;二是纳税人取得收入应支付的必要费用,而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方面实行定额元,这样做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急待改革。首先,元扣除额是个固定数字,而人们的生活水平是随着物价水平、社会消费水平、家庭赡养系数、居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不区别对待,很难保证部分的低收入者因家庭赡养系数大、物价上涨快而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这样就导致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其次,在实际执行中,许多发达城市目前的扣除额早已高于元,并且一再调高。大连从×月×日起工资第1页共6页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由原来的元调整为元,北京从月份起也提高至元,宁波也早已实行元的标准,珠海为元,深圳更是高达元。这种绕过法律、演绎法律的做法,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改革的必要。⒊采用分类征税模式弊端较多。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规定将征税项目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类,采取分类课税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同时区别不同的征税项目,采用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同的税率,分别采取按年、月、次的计税方法,计算麻烦。由于实行分类申报课税,对分次征税的所得在两处和两处以上取得所得的,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纳税人又不主动申报的,在实际征管中就缺乏有效的监控,同时按次征税容易导致纳税人将一次取得的所得采取分次申报,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二)征收管理制度不健全⒈征管形式比较落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个人申报与代扣代缴相结合的征收方法,在保证源泉课税和税款的及时预缴入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许多代扣代缴单位并不认真负责地履行法律义务,使得代扣代缴工作还远未落实到位。有的代扣代缴单位与纳税人之间利益相关,将因不代扣代缴部分的个人所得税作为“奖励基金”返还给纳税人,从而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则通过化整为零申报,把干部职工月收入压在费用扣除范围以内,达到不扣缴的目的。⒉征管手段落后,征管力量不足,征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尚缺乏现代化的综合信息网络,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信息往往仅来源于税务内部,没有与外部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致使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监控困难。此外,全国虽然有一支相当数量的税务干部队伍,但真正致力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却很少。现在,一般来说一个管理员要管几百户企业或个体户,已经难以应付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个人所得税,致使个人所得税某些征税项目的征管工作出现“缺位”、“空白”现象。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税务干部责任心不强,思想意识差,有税不去收,有漏不去堵,以情代法,违法不究。第2页共6页(三)尚未形成良好的纳税环境⒈纳税意识淡薄。根据我国目前情况看,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税收了解还很肤浅。一方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