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必修二第9课学案VIP免费

必修二第9课学案_第1页
1/2
必修二第9课学案_第2页
2/2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2)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3)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2)设置问题,课堂讨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讲述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卖国?爱国?再议李鸿章》导入本课,重点放在李鸿章进行的洋务运动上,由此导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呢?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通过以下问题进行阅读归纳:①概括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目的是什么?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兴起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和重要目的:面临内忧外患,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洋务运动的内容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进行完整归纳,并请学生简要回答出:(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3.洋务运动的结果及作用那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教师应全面总结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规模的引进西方机器、技术,在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那么这种全新的机器生产在中国的古代经济中存在吗?(学生思考,回答)古代中国的经济是什么经济呢?(学生回答)这种传统经济在近代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吗?(学生回答)所以古代的自然经济在近代开始逐渐解体。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合作探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三段材料的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析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量的主权遭到破坏,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主权的破坏,加速了列强的商品输入,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受猛烈的冲击,开始瓦解。(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表现(1)引起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男耕女织”,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相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原来“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造成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并且日益商品化。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生产目的的调整或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必修二第9课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