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第6课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2.难点: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殖民扩张的影响。第5课开辟新航路本课概述:《开辟新航路》是本单元的第1课。首先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在推动新航路开辟的诸多因素中,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最为重要的。接着,叙述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过程和环球航行的完成。最后分析新航路开辟的重大意义,即加强欧洲同亚非美洲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同时也大大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即原因和条件)(一)何为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含有浓厚的侵略及轻蔑的意味,把欧洲以外的地方看作是发现、开发、剥削的对象。(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是偶然还是必然。在这里,我们应该说有必然中的偶然,也有偶然中的必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同时,商路不畅和运转成本过高造成的商业危机则是一个直接原因,而以上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同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知识的进步、皇室的支持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远洋航行是可行的、有希望的,这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即客观条件。1.经济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雇佣关系),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货币都成为普遍交换和支付的手段,取代封建社会中土地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各个阶层出现了拜金热。人们想方设法的寻找黄金。首先我们在这里看到人们需要黄金,而同时当时欧洲的现实是西欧贵金属产量不高,且与东方的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从而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2.社会根源而《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描绘了东方的富有,给人们寻找黄金指明了方向。成为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构成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3.商业危机商业危机指的是在东西方贸易中因为商路不畅、货源短缺或转运成本过高导致东方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猛涨,欧洲人称之为商业危机。具体来讲,就是当时东方的商品,如香料、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必需品,但是需要经过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意大利人的多次倒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极度昂贵的奢侈品。而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所垄断,欧洲商人要想直接经营东方商品独占丰厚利润只能绕开阿、意商人,另辟蹊径。更为严重的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然没有完全中断,但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下降,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一贯视东方奢侈品为生活必需品,不惜高价大批采购,由此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财政不堪负担。加上西欧商人和消费者早就对居间盘剥的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怨声载道,于是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希望另寻出路开辟能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这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4.思想根源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超,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5.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的宗教使命。以上这些构成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但是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