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品社课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了杜文元老师的合作学习在品社品生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体会,与大家共勉。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但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显然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对学生有害无益。因此,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之处。1、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分组时,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每小组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请水平高的学生当组长,中等学生当“桥梁”,一起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着说,补充说,共同合作学习,无形中促使组员间团结协作,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2、合作学习中人员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组内的角色分工还可以进行轮换,一旦角色明确就不容易造成少数人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有时也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要培养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富有成效的。二要培养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三是教师也要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4、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作好引导。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施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