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工作纪实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村党支部工作纪实供大家参阅。一排排整齐气派的蔬菜大棚,犹如一座座银色的水晶宫殿,透射出绿色的生机,扮靓了落水河畔……近年来,20XX县20XX镇20XX村党支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基础设施建设,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村级主导产业,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致富路。“这届班子好,办实事”20XX8年9月,原20XX县农业局干部雷学民作为公选村支部书记被派到20XX村,这位熟悉农村又懂农业技术的公选支书深谙“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这个道理。三年来,20XX村坚持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在产业大户和中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12名,壮大了基层党员队伍。村上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村两委坚持坐班,坚持用制度议事,用制度管人,一周一次支委会,一月一次党员会雷打不动。他们设立了支部党务公开栏,及时将支部工作情况和自身建设情况定期公开,广泛听取、征集群众意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他们结合实际,确定每位支委成员联系2―3名党员,每位党员联系1―2名入党积极分子或生活困难群众,向联系对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民苏宝财家里房屋墙体坍塌无钱修补,村支部发动全村党员捐款20XX0多元,并义务投劳为其修缮房屋;马华民患上喷门癌,村支部筹钱把他送到西安救治;20XX0年“7.23”洪灾中,村党支部一班人两天两夜和群众坚守在一起,带领群众疏通水道,顽强与洪魔抗争,将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村民们多次给两委会和村上主要负责同志写感谢信,都说这届班子好,办实事。20XX村真富了前几年,20XX部分村民靠种大棚菜慢慢富了,但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单一的发展现状让新一届村支部一班人的心里沉甸甸的,他们经过充分考虑论证,决定把第1页共3页设施蔬菜作为村上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发展畜牧业和劳务输出。村支委一班人多次召开支部会、党员会、群众会,磨破嘴皮向群众介绍政策和产业前景,跑断鞋底逐家上门为菜农出谋划策,让他们扩大规模、放开手脚干。经过努力,20XX村先后在西坪组调整地块70亩、东河组调整地块30亩用于发展设施蔬菜,并以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村民种菜。为了提升设施蔬菜的科技含量,提高蔬菜大棚抵御严寒和恶劣天气的能力,村委会一班人又多方挣筹资金,扶持菜农改原来的普通大棚为可控温度的日光温室。20XX年底,全村蔬菜面积发展到620亩,全村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达300多户,占农户的60%,蔬菜产业收入达700多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实现收入4300元。该村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的同时,新建养鸡小区一个,发展养鸡专业户10户,养鸡近5万只;新建葡萄观光园150亩;建设标准化核桃建园1140亩。20XX0年,20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8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我们村和城里一样美了”20XX村临近县城,立地条件好,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近年来,20XX村党支部在抓好农民致富产业的同时,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从群众最急切解决的问题入手,从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问题入手,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向下酬工酬劳,通过不懈努力,为群众生产发展、生活方便提供服务。他们先后筹资183万元建成东河产业大桥,建成了4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和2公里长的田间机耕路,为发展设施蔬菜提供了便利。新建了120口沼气池,全村人都吃上了自来水。菜农张平说:“村班子半年时间里干了三年的事。”20XX9年20XX村在实施旧村改造过程中,部分群众不理解,雷学民带领支部一班人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组织群众实地考察外地新农村建设面貌,群众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任务很快得到落实。如今的20XX村,宽敞整洁的道路、路边整齐的绿化树木、1000米长的文化长廊、精致的文化广场成为洛华公路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百岁老人王仁娃走在公路边的人行道上高兴地说:“我们村现在就像城里一样美了。”几年来,20XX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第2页共3页20XX9年,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一类村示范党组织,支部书记雷学民被评为“商洛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高高飘扬的党旗倒影在绕村而过的清澈的洛河水里,显得更加艳丽、夺目……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