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微型课和如何评价微型课一、如何上好微型课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教学过程,是由评委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内容上来说少,它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从时间上来说大都要求在十五分钟内完成。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整体上仍包括引入课题,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步骤;它是一堂完整课教学过程的浓缩,这是微型课的基本特点。由于微型课内容上的具体,时间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赛教活动中。那么,如何上好微型课呢?第一,要上课,不要说课。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说课是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说给大家听,基本环节是说教学目标,说教材内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于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而微型课是课堂教学的浓缩,是时间较为简短、课堂容量较小、没有学生参与、主要检测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微型课是在上课,从导入到新授,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实,只是比实际上课少了学生的表现。因而,决不能把微型课当做说课来“说”,应该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第二,精心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些老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这是不可取的。微型课不可能像正常课堂那样大容量的教学,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讲授内容要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如语文《与朱元思书》,不能就作者、背景、文体、字词、朗读、背诵、主旨、写法等等都面面俱到,那样做时间肯定不允许。如果只抓住诵读,扫清语言障碍,然后分析怎样抓住山水特点进行描写,就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突出教学重点和文本特色,提高微型课的教学效率。第三,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微型课时间短,又没有学生参与,是不是就只能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微型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当然是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有充满激情的讲授,有环环相扣的讲授,有循循善诱的讲授,有启发思维的讲授,有创造拓展的讲授……何况,除单纯的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型课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测,要符合微型课的课堂情景和教学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准。微型课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老师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问就问,该布置就布置,该指导就指导,该点拨就点拨,该评价就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但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分虚拟师生双向互动,导致课堂虚假。有一些老师,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管课堂没有学生的实际,还要故意虚拟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如学生的讨论等,给人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同时也浪费了时间。第四,构建完整的课堂结构。微型课虽然时间简短,内容单一,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开花。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