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总复习2011、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核心内容】1、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所共同组成的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产生的后果。【重点问题分析】1、如何掌握本单元大量的知识点?采用表格记忆法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积极:①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古代经济(封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消极:①但其经营规模很小。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常破产流亡,小农经济十分脆弱;②也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到明清之际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手工业技术先进。(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6)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②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③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④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限制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⑤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1)内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3)评价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5、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2)原因: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3)评价①积极作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6、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确立——新航路的开辟是建立世界市场的前提条件;殖民掠夺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市场提供原始积累和原料、市场;两次工业革命则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强劲有力的支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既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掠夺和摧残的过程,也是客观上促成世界联成一体,带动世界各地走向融合的过程。【重点问题分析】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①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