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巴金与叶圣陶VIP免费

巴金与叶圣陶_第1页
1/3
巴金与叶圣陶_第2页
2/3
巴金与叶圣陶_第3页
3/3
巴金:“我一生的责任编辑……”叶圣陶吴泰昌1988年2月9日上午8时24分,叶圣陶先生在北京医院辞世。上午9时许,叶老家人从医院打电话告诉了我这个巨大的不幸消息。至善、至诚他们上午在医院,中午我去了叶家。我想尽快将这个噩耗,告诉远在上海的巴老和与我同在一个城市里的冰心老人。我熟知他们三人之间的纯真而深厚的友谊。我几次拿起电话又放下了。我很担心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会给两位老人带来精神上的强烈刺激。我有过这方面的经历。我也有过大好消息引发冰心心脏病发作的体验。1985年1月,第四次全国作代会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冰心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大会,她嘱我要及时告诉她选举结果。当选举结果一公布,我就打电话给她,我说:“巴老得票第一。”当我回答她的仔细询问时,电话中突然传来冰心女儿吴青的声音,“不好了,娘心脏病犯了!快快,叫急救车……”幸好抢救及时,冰心安静地入睡了。那次险闯大祸的余悸,长久地使我感到后悔。叶老逝世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肯定会报道。这天恰巧是大年除夕,上午我给巴老拍了个贺电,祝他“龙年健康、快乐、长寿!”中午又和小林、吴青通了电话,我们商量好,尽量做到使两位老人感到不突然,甚至想到如何让他俩今晚不看“联播”节目。巴老和冰心都有看新闻联播节目的习惯,他俩从“联播”中听到了叶老的消息。巴老连团圆饭也顾不上吃,忙叫小林给叶家挂电话,亲自向叶老长子叶至善、次子叶至诚问候。冰心晚8时在电话中问我:“老巴那边,你去过电话了吗?”我说:“已经给小林去过电话了……”巴金在口授唁电中说:病中惊悉叶圣老逝世,不胜哀悼。谨电吊唁,并致慰问。圣老是我一生最敬爱的老师,他以身作则,给我指出为文、为人的道路;他的正直、善良、诚恳的形象,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巴金1988年2月18日1986年,巴金在《我的责任编辑》中,记述了他与叶圣老的友谊。巴金在文中说,我的第一本小说《灭亡》是经叶圣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他是我“一生的责任编辑。我的意思是———写作和做人都包括在内”。他还是“我的老师”。我记起了“文革”结束后,他们之间交往中的几件事。1977年11月初,下班后,我从《人民文学》编辑部到对面叶家去看望叶老,叶老正坐在客厅沙发上。他高兴地说,我刚给巴金写了首诗,祝贺他恢复了写作,发表了作品。1977年5月25日《文汇报》副刊发表了巴金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的第一篇文章《一封信》。这封信约五千字,一开头就诉述了自己在“四害”横行中的遭遇,他说:“过去我只能在书中读到的或者听见人讲过的一些事,现在我都亲身经历了;有些事则是过去我想不会有的,而现在我的朋友终于遇到了的,如杀人灭口、借刀杀人之类。10年中间我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只写了无数的‘思想汇报’,稍微讲了一两句真话,就说你翻案。连在日记本上写了几句简单的记事,也感到十分困难。我常常改了又改,改了再改,而后终于扯去,因为害怕连累别人。我知道我只有隐姓埋名地过日子,让人们忘记,才可以躲开黑帮们的大砍刀。他们用种种的精神折磨和人身侮辱对付我,处心积虑要使我以后永远不能再拿起笔。”巴金的《一封信》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同时也赢得他许多老友的同情。叶圣陶不但几次1写信,还从北京寄赠巴金一首诗,词义恳切,纸短情长。叶老从卧室里拿出这首诗给我看。诗云:“诵君文,莫记篇;交不浅,五十年。平时未必常晤叙,十年契阔心怅然。今春文汇刊书翰,识与不识众口传:挥洒雄健犹往昔,蜂虿于君何有焉?杜云古稀今日壮,伫看新制涌如泉。1977年11月2日。”叶老指着其中“交不浅,五十年。平时未必常晤叙,十年契阔心怅然”这两句对我说,我同巴金各住一地,平日交往并不多,但我常想念他,有机会就想见到他。叶圣陶对巴金的赞颂,使巴金感到温暖,他觉得:“似乎又回到了50年前了。这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应当高兴,我有这样的朋友,这样的老师!”他在这一年11月7日,给叶圣陶写信说:“收到您给我写的字,十分感谢。看到您的工整的手迹,仿佛见到您本人;读到您的诗,想起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巴金与叶圣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