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巴金不朽巴金·轨迹--百年旅途中的雾雨春秋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感情。今天回顾过去说不到什么失败,也谈不到什么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巴金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出生—26 岁)1904 年 11 月 25 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父李镛为官多年,颇有田产。1909 年,父亲李道河任四川广元县知县,巴金随父母在任所居住。母亲陈淑芬思想开通 ,品性善良,对巴金的影响非常大。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被推翻。李道河辞官携妻儿回家。(1914 年母亲病逝,1917 年父亲病逝。)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巴金开始阅读传播各种新思想的书报,接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各种思想文化。1920 年,考进成都外国语学校,参加学生罢课、请愿活动,抗议本省军阀。1921 年,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立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1922 年,主持《平民之声》,翻译俄国伽尔洵小说《信号》,是他第一篇译作。1923 年,离开成都到上海,进南洋中学读书。后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 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巴金参加抗议学生声援活动,7 月去北京投考北京大学,因患肺结核作罢。回到上海,与朋友合办《民众》杂志。1927 年,从上海赴法国,途中写《海行杂记》。旅居巴黎等地,开始写《灭亡》。1928 年,完成《灭亡》,开始翻译波兰廖·抗夫的《前夜》。12 月回到上海,参加世界语协会,编辑会刊《绿光》。1929—1930 年(25 岁),第一本小说《灭亡》出版,完成《俄罗斯十女杰》。译作颇丰。暗夜里呼唤光明(27 岁—37 岁)1931 年,继续在上海从事著译,写中篇《新生》、《雾》,4 月开始写第一部长篇《家》,在《上海时报》连载,第一次刊出当日,获悉大哥李尧枚自杀。出版第一个短篇集《复仇集》。“九一八”事变后,写诗文控诉日本帝国主义。1932 年,到南京、晋江、青岛、北平等地访沈从文等友人,写中篇《雨》。1933 年,结识鲁迅、茅盾等一批文学朋友,与郑振铎等筹办《文学季刊》。写成《电》,至此《爱情三部曲》全部完成。1934 年(30 岁),《文学季刊》创刊,任编委,往返于上海、北平之间。11 月到日本,寄住横滨,写第一篇童话作品《长生塔》。1935 年,继续在横滨写作,后移居东京,无故被日本警方拘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