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班子带头致富先进事迹村干部班子带头致富先进事迹篇一我是共产党员,我带头致富我应该;我为乡亲服务,我快乐我幸福。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石城镇西湾子村李淑凤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提起西湾子村北头儿郑家的媳妇李淑凤,村民们个个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奖个不停,说正是深山出俊鸟,这么多年来,李淑凤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半边天,在巴掌大的小山沟儿里靠养鸡养出了名堂,搞起了养殖、销售、孵化一条龙,不仅自家致了富,村里人也沾了光。难字开头,寸步难行;干字当先,一日千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说起李淑凤家里以前的日子怎么样。一个字--难。年迈的公婆、智力缺陷的大伯公,加上一个还在上学读书的儿子,六口之家全靠自己和丈夫守着仅有的几十棵栗树和几亩薄地生活,日子过的紧巴巴。总是过这样的日子怎么行。天生倔强的李淑凤从心里觉得不甘心。都说巧媳妇难做无米的粥,可眼下各级政府为支持农民致富在农村有那么多的扶植政策,怎么能空守着政策死抱着穷呢。李淑凤下定决心狠干一把,把贫穷的帽子彻底甩下去。经过再三考虑,李淑凤决心从蛋鸡养殖开始。1999年,她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购进了2000只蛋鸡雏,暂时放在村里废弃多年的小学教室里。两个月过去了,几千只蛋鸡就该上笼了,可鸡舍却还没有着落,为了节省开支,李淑凤便自己动手搭建。当时正值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严冬腊月,她颠簸于四面透风的拖拉机中从70华里外的县城运送砖瓦木材。顾不得被冻肿的双腿,与丈夫一起搬砖搬瓦、活泥垒墙,终于盖完了六间鸡舍。2000年5月,她进了第一批雏鸡,经过47天的精心饲养,2000只鸡纯挣了5000元。尝到了甜头的李淑凤决心扩大肉鸡养殖规模。一边养殖一边施工,她先从2000只养起,然后发展到一次饲养4000只。天道酬勤,就这样一批一批,一年下来养了五批肉鸡。到20XX年年底,共出栏肉鸡6万只,获收入12万元。肉鸡养殖业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全镇大部分的农民也认准了这条致富门路,有一百多户农民走上了肉鸡养殖第1页共8页的道路。随着养殖户的增加,原来用来运送鸡料的车已不能满足养殖户的用料。于是,李淑凤买了一辆汽车为本镇和附近几个镇的养殖户运送饲料,解决了养殖户后顾之忧。就这样,靠养殖蛋鸡、肉鸡及饲料运送,四年多的时间李淑凤收入达二十多万元,真正走上了养鸡致富的道路。如今,回想起最初创业的艰辛,李淑凤感慨地说:俗话说:lsquo;难rsquo;字开头,寸步难行;lsquo;干rsquo;字当先,一日千里。这话一点不假。人不能输给自己,只要认准了目标蹩足劲儿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打了锅子自己赔,炒上豆子大家吃贫困的帽子甩掉了,李淑凤一家的日子像阳春三月的桃花--越来越红火。然而,淑凤没有沉醉于眼前的幸福之中止步不前,她忘不了仍生活在困难之中的父老乡亲,总想着怎样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20XX年石城镇柴蛋鸡存栏达到两万多只,但鸡蛋储存和销售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很多养殖户因为鸡蛋保鲜和销售问题犯了难。李淑凤看在眼里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建一座保鲜库,既能帮助养鸡户储存鸡蛋又能销售鸡蛋,岂不是一举两得。亲近的人知道她的这个想法后都劝她:建保鲜库投入大,万一收不回本钱你可就赔了,何苦往自己身上揽事儿呢。可淑凤却笑呵呵地说:赔我也认了,为了乡亲们我愿意赌一把。于是,在镇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李淑凤克服了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20XX年底,一座存储量达100吨的保鲜库建成了。淑凤也更忙了,她每天穿梭在十里八村的养鸡户家中签定销售合同,每月定期上门收购鸡蛋,指导传授养殖技术...李淑凤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养鸡户们的信任,全镇有60多户蛋鸡养殖户与她签定了销售合同,乡亲们再也不用为鸡蛋销售而发愁了。西湾子村养鸡户郭淑凤提起李淑凤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是lsquo;打了锅子自己赔,炒上豆子大家吃rsquo;,自己致富还不忘帮助咱,现在大伙儿再也不用为找不到鸡蛋销路而发愁了。人心坚,不怕天,蚂蚁能搬太行山保鲜库投入了正常运营,李淑凤头脑里又冒出了一个大胆第2页共8页的想法:有了保鲜库,能不能将回收鸡蛋、雏鸡孵化共同搞起来,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于是,她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