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2014.5●整体把握《文化生活》的逻辑结构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实质及一般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对人对社会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4个考点)考点1: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内涵P6①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属于精神范畴。②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对吗?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③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特点: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1.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的航天精神是()①文化②自发形成的③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C2.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精神大餐AA(3)文化的形式P8文化表现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形式)。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P9(1)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P9(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从量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从质的角度看,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政治、经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具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