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存储器5.1存储器概述5.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3只读存储器ROM5.4CPU与存储器的连接习题5.1存储器概述5.1.1存储器分类按存取速度和用途可把存储器分为两大类,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存具有一定容量,存取速度快。内存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CPU可对它进行访问。内存主要是半导体存储器。•外存速度较慢,但存储容量不受限制,故称海量存储器。外存主要是磁记录存储器和光记录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从制造工艺分为双极型、CMOS型、HMOS型等;从应用角度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擦PROM(EEPROM)可擦除ROM(EPROM)非易失RAM(NVRAM)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组合RAM(IRAM)双极型RAMMOS型RAM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半导体存储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1)静态RAM(StaticRAM,SRAM)速度非常快,只要不掉电,信息不会丢失。缺点是集成度低。适于用作高速缓存(Cache)。2)动态RAM(DynamicRAM,DRAM)存储单元以电容为基础,电路简单,集成度高。但需定时刷新。适用于计算机的内存。3)非易失RAM(NonVolativeRAM,NVRAM)由SRAM和EEPROM共同构成,正常运行时和SRAM一样,而在掉电时,它把SRAM的信息保存在EEPROM中,从而使信息不会丢失。多用于存储非常重要的信息和掉电保护。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通常存储操作系统或固化的程序。1)掩膜ROM利用掩膜工艺制造的存储器,厂家在制造器件过程中写入,不能更改。2)可编程ROM(ProgramableROM,PROM)由用户利用特殊方法写入。写入后不能更改。3)可擦除PROM(ErasableProgramableROM,EPROM)由用户按规定的方法多次编程,如编程之后想修改,可用紫外线灯制作的擦除器照射使存储器复原,用户可再编程。4)电可擦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M,EEPROM)能以字节或块为单位擦除和改写,将可作为不易失的RAM使用。32位微机系列配置4个存储体,分别连接数据总线D7~D0,D15~D8,D23~D16,D31~D24,一次传送32位数据;相应64位微机配置8个存储体。5.1.3存储器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单元数×数据线位数•存取时间指从CPU给出有效的存储器地址到存储器给出有效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存取时间越小,存取速度越快。5.1.2存储器组织16位微机系列配置偶奇两个存储体,分布连接数据总线D7~D0和D15~D8,一次数据总线可传送16位数据。5.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1.静态RAM的构成通常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控制逻辑和三态数据缓冲器组成。不需要进行刷新,外部电路简单。基本存储单元所包含的管子数目较多,且功耗也较大。适合在小容量存储器中使用。V5V3VCCV6AI/OI/O选择线V4V1V2六个MOS管组成的静态RAM存储电路静态RAM内部是由很多基本存储电路组成的,为了选中某一个单元,往往利用矩阵式排列的地址译码电路。例如芯片6116(2K×8位),有2048个存储单元,需11根地址线,7根用于行地址译码输入,4根用于列译码地址输入,每条列线控制8位,从而形成了128×128个存储阵列,即16K个存储体。6116的控制线有三条,片选CS、输出允许OE和读写控制WE。CS2CS1WEOED7~D01001输入1010输出其它高阻抗2.静态RAM的例子6264芯片的容量为8K×8位,地址线引脚A12~A0可选择8K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8位。存储器的地址由CPU输入,8位数据输出时,A12~A0与CPU的地址总线A12~A0相连接;16位数据输出时,要用2片6264,A12~A0与地址总线A13~A1相连接。偶地址存储体,用A0片选,输出数据为低8位;奇地址存储体,用BHE片选,输出数据为高8位。5.2.2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1.动态RAM的构成读写时,对应存储单元的行列选择信号都为高电平。DRAM存放信息依靠电容,电容有电荷时,为逻辑“1”,没有电荷时,为逻辑“0”。为防止电容漏电导致电荷流失,需每隔一定时间(约2ms)刷新一次。刷新是逐行进行的,当某一行选择信号为“1”时,选中了该行,电容上信息送到刷新放大器,刷新放大器又对这些电容立即进行重写。由于刷新时,列选择信号总为“0”,因此电容上信息不可能被送到数据总线上。单管动态存储器电路刷新放大器DV列选择信号数据输入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