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课+审美自律VIP免费

第五课+审美自律_第1页
1/36
第五课+审美自律_第2页
2/36
第五课+审美自律_第3页
3/36
第五课审美自律审美自律的含义•一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其他人而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反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二是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欣赏要点:1,关于作品;2,关于作者;3,结合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分析其艺术成就;4,结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件作品的,分析审美风格形成原因。这件书法作品被后人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曲水流觞”也因此最为著名。《兰亭序》书法作品共28行,324字,其中“之”字有20个之多,相同的文字却写出了不同的结构,无一雷同。思考: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20个“之”字的书写,能不能将它们的位置进行交换呢?找一找涂改的“之”字在哪,及前后的“之”字,我们试试进行交换,谈谈你的感受。兰亭的“曲水流觞”留下的《兰亭序》给我们启示:一次无意的率真酒后书写表现,却创作了王羲之自称为一生绝作的书法作品,这是王羲之依照个人兴趣的创作,20个之字的不同写法正是王羲之对汉字书写理解的极富个性化的表现。也使后来的书法家们意识到写毛笔字已不再是简单书写与记录的工具了,从中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并且有意将书法创作赋予个人的独特理解、书写技巧,以形成个人的风格。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书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书法家的审美观念无意中从实用向个人兴趣的需法家的审美观念无意中从实用向个人兴趣的需要发展,而在绘画领域又是不是有相同的境地要发展,而在绘画领域又是不是有相同的境地呢?呢?从东晋到北宋的大约从东晋到北宋的大约600600年的历史长河中,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绘画呈现出发展成熟的局面,出现人中国古代绘画呈现出发展成熟的局面,出现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分类,中国山水画在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分类,中国山水画在北宋逐渐走向高峰。北宋逐渐走向高峰。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就是在此之前的中国山水画忠实客观地描写自然,追求形似的代表之一。自学课文,思考理解(1)作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画面构图布局有什么特点?(3)作品是供谁欣赏的?(4)作者能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兴趣所好吗?恰恰就在北宋中期,许多修养高的文人、官员,他们有着琴棋书画的底蕴,凭着自己的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这将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看南宋画家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米点皱米点皱对比赏析,《鹊华秋色图》在画面构成元素与形式感上有哪些新的变化?诗、书、画、印四结合画家为什么要有意识地去表现这些题材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四君子”指什么?梅、兰、竹、菊图1图2图3他们作画用笔用墨与郭熙、米氏云山又有什么不同?破墨—水墨写意—泼墨。强调笔墨趣味与个性表现。八大山人徐渭画面构成:结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手法:强调笔墨趣味,审美情趣:注重个性表现与借物抒情,并成为画坛的主流。文人画特点文人画特点画面构成、创作手法、审美情趣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和愉悦身心的方式,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文人画不为物役,不被法拘,在风格上强调个性化的语言。双禽图轴八大山人墨竹图郑板桥结合文人化特点对作品进行赏析双禽图轴八大山人中国文人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极高,它不仅仅是形式美,而且在这种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国画家齐白石,就非常推崇文人画这一风格流派,并从中汲取了许多营养。对近现代中国画画家影响极大,使得近现代中国画艺术能够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创新。陈洪绶(明)唏发图徐渭(明)葡萄图文人画文人画兴起于宋初时期,苏轼最早提到“文人画”这一概念,其意思是指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风格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主要特点是主张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文人画是促进文人自身发展的必要因素:一是因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课+审美自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