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常见错解剖析李兰卿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同学们对数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往往耳熟能详,然而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看似一般的问题却很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列举几例,旨在抛砖引玉。例1数列的前n项和,求的值。错解1:由,得错解2:由,得剖析:对于错解1,成立的条件是n≥2。当n=1时,a1=S1=5,得,知数列从第2项起为等差数列。对于错解2,对成立,但中n≥2,所以对n=1还是要单独讨论。正确答案为T=265。例2已知数列和都是等差数列,Sn和Tn分别是它们的前n项之和,且,求。错解1:由,得。于是,,故得。错解2:由,得,k为不等于零的常数。于是,故得。剖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是一个形如的二次因式,因式应该设,。从而得=35k,故得。或者例3设,求。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错解:∵剖析:不能简单地用n+1去代替f(n)中的n。其实是一列有规律排列的数之和,所以。正确答案为。例4已知无穷数列的前n项和,试问满足题设的数列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错解:由得,即,整理得。故题设中令n=1,得,所以数列是以2为首项,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或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剖析:上述求解过程似乎无懈可击。事实上,对成立,并非指都成立或对都成立,可能会出现数列中一部分项对于成立,而另一部分项对于成立的情况。此时的数列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也不一定是等差数列。如以下数列:①2,-2,2,-2,…。②2,6,10,14,…。③2,-2,2,6,…。④2,6,-6,-2,…。⑤2,6,-6,6,…。⑥2,6,10,-10,…。可见满足题设的数列有无数个。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