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情感自然一、细节描写例一:母亲开门见到我这状况,呀的一声,便一言不发地拉着我去清理伤口。她的动作是那么轻柔,仿佛我是她的一件珍宝般。忽而一道刺眼的白映入我的眼帘,母亲竟然有白发了!她何时有了白发?以前那个开朗向上,仿佛永远也不会老的她去哪儿了?伤口很快被清理好了,母亲没有像以前那样唠叨我,只是去了厨房,默默做自己的事情。我不禁悲从中来,母亲老了,老得如此快,是否我伤得她太深了?母亲娴熟的摆好碗筷,动作是那般流畅自然,转回头亲切唤了声“吃饭”。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所有的任性,也理解了母亲。我眼眶一红,忍不住跑过去,紧紧抱住母亲。(三5苏嘉仪)例二:妈妈离我越来越近,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清楚的呈现在眼前。啊,我发现了什么?她的头发不再乌黑,而是参杂了几根白发,它在证明,妈妈已经青春不再。再看她的那双手,不再光滑,不再纤细。妈妈老了,她真的老了,回想起我跟她在一起的十几年时光,我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叛逆、顶撞……我发现,原来是我耗费了母亲的青春和精力啊!“妈……”我再也控制不住,冲上去紧紧抱着她。妈妈诧异了片刻,竟微微一笑,静静搂着我,手抚着我的发丝。妈妈的长发披散下来,淡淡的幽香笼罩着我,清风吹动,每一缕发丝都传达着爱的意味。我闭上眼,眼眶红了。妈妈,你是我最爱的人!(三5梁燕楚)例三:天啦,那是一双怎样历尽沧桑的脚!满布皱纹,十分粗糙,连脚的指甲也有些磨损。我不觉低头看向我的手,稚嫩细腻,天壤之别。母亲为了我们奔波劳碌……一种感伤的情怀悄然涌现,并且触动了视觉神经,泪水集结在眼眶。我逼回眼泪,扬着笑脸,和妈妈高谈阔论,手却忍不住放得更加轻柔,来回擦拭那双饱经风霜的脚。(三5李卓伟)例四:我委屈极了,室内的灯光渐渐黯淡,眼前的老师很陌生很严厉。一会儿妈妈赶到学校,我加快脚步走到她跟前,紧紧握着她的手,咬着唇道:“妈妈,我没有作弊。”妈妈轻轻摸着我的头,眸中温馨一片,她小声说:“孩子,我相信你。”所有的无力瞬间散去,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暖流,浑身上下充满力量。我紧紧抱住妈妈,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分开我们,因为彼此间的信任,我们心与心的桥梁连通了。一直忍着的泪水悄然落下。这是欣喜的泪,爱的泪。(三5麦赛君)一篇文章的感人部分,往往存在着投射了作者深情的事物,例如一个眼神、一根白发、一丝皱纹、一个转身、一滴泪、一抹笑,在它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者的感情最纯粹的部分,它们就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焦点。把握好这些事物,文章的动情点就被凸显出来,情感更加集中、厚重,读者领悟得也更透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细节,紧紧抓住他们进行描摹就能够起到感情真挚、细节动人的写作效果。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进行渲染,使之凸现出来。二、景物(环境)渲染窗外的雨声杂乱无章,北风透过窗户缝隙钻入宿舍,发出恐怖的声响,我从被窝中爬起,双臂紧紧搂着,寒冷却不因此离我而去,昨日的不愉快又在眼前浮现,心中涌出深深的孤寂。忍住忧伤,早早洗簌,希望从书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教室内寂静无声,寒风吹来,格外清冷。门开了,一个人影出现,驱走寒冷。(三5麦美仟)在叙事、写景中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就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修改有一次,我发高烧,都三更半夜了,妈妈一面用酒精来给我物理降温,一面时不时的给我量体温。似乎就像一名医生一样,专业极了。过后妈妈见我还没有退热,把我背着送去医务室,那时我已经长到了一米三了,体重四十多斤,正是冬天,可妈妈累得头上的汗不断往下流,走路也很费力。回家后,她依然守着我,直到我退烧,那时已经天亮了,她还要接着去上班,而爸爸是上夜班的,还要过一段时间才回来。我看到妈妈的辛苦,抱着她留下了眼泪,现在想起这件事,还会感动得留下眼泪。所谓的详略要恰当,就是在需要点题的地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