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演讲”爱上不一样的你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前段时间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李老师给我们家长也布置了阅读任务并且要求完成一篇读后感。说实话当时我想不明白,让“阅历丰富”的我们去读小屁孩的书会有什么意义。于是被动地、极不情愿地随手翻开一本叫做《香草不是笨小孩》的书,漫不经心地看着……《香草不是笨小孩》通过六个不同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香草的小女孩的童年趣事。我一页一页地翻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品味着,不觉间已经被这个爱提问题,善于发现、充满爱心又非常特别的小女孩吸引着。我喜欢爱提问题的香草。为了区分粉红色蚂蚱和绿色蚂蚱有什么不同,你不惜钻进花丛里,浑身沾满湿漉漉的草籽,弄脏膝盖和手肘,衣服上挂着大蜘蛛网,还被麦阿姨喊成“野孩子”……原来粉红色的蚂蚱喜欢花朵。绿色的蚂蚱喜欢青草。我喜欢善于发现的香草。弟弟捉回来3只蜻蜓。你发现他们很不一样:一只蜻蜓的翅膀是淡绿色的,一只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你说那是风的颜色,另一只是灰色的,翅膀亮亮的,像绣着银线。你把它们放进自己蚊帐里愉快地玩耍,你给它们讲爸爸要出差和自己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新鲜事。天黑了你撩起蚊帐送它们回家时又发现绿色的是个急性子,一下子就飞走了;灰色的不急不慢,绕着蚊帐两圈才飞走;最后翅膀透明的那只直到一阵风吹来才跟着风儿走了。我喜欢充满爱心的香草。意外收留一只走失的小猫,你把它当成了宝贝,让它住香喷喷的棉窝,给它好吃的鱼汤拌饭,陪它玩耍,还给它起了好听的名字—甜心。当主人来接甜心回家时你虽然百般不舍,却依然将宝贝送还给珍妮。读完这本看似简单的童书,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细细想来作为孩子的妈妈,面对纯真无邪、坦诚直率的孩子,我怎样做才能让他更优秀呢,或许我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一、多表扬,多肯定。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家人和最信任第1页共3页的朋友。我们平时要多听、少说,力争做孩子的忠实听众。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聆听,去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当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让他感觉到大家对他的认可。这个部分我觉得香草的父母做的非常好。香草的脑子里装满了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她经常会给大家惹出许多麻烦,还老被麦阿姨喊成“野孩子”。但是她的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想法,支持她的做法,并且告诉香草,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特别又可爱的女孩。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赞许是孩子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的夸奖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砖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点我需要牢牢记住。二、允许孩子犯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像前一段时间我在家庭教育心得里表述的那样,孩子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对待错误态度。就像香草,为了圆自己的公主梦,不惜往屋子里灌水,最后水漫金山,还殃及楼下阿姨家。当时她一定很害怕,怕妈妈批评,怕爸爸再也不给她买公主的书。可是香草的父母并没有批评她,在妥善处理此事后,依然给香草买书。想想在孩子心中父母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是一件多么幸福又温暖的事情。比起我们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错误,香草的父母可谓是给我们上了精彩一课。三、鼓励孩子有个性。从进化论的角度说,存在即是必然。孩子是一张白纸,正在接受家庭和社会双重教育。我觉得在让他们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做人原则的同时应该鼓励并保持孩子的特性。如果一味地压抑孩子,一味地约束孩子,让孩子时刻保持和我们同步,那么这其实是社会倒退的表现。孩子没有自身存在的意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就像香草说的那样:为什么都要一样呢。有的蚂蚱长成草的颜色,有的蚂蚱长成花的颜色,谁也没有说不可以啊。女孩中有喜欢花的,也有喜欢草的;女孩中有的可爱,有的聪明,有的好看,有的温和,不一样就对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又特殊的个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要让孩子相信,每个人的第2页共3页存在,就是为了创造更美的奇迹。原来真的是“开卷有益”呀。我居然从一本简单的儿童读物中领悟出这么多人生的道理。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在我们还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