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苏俄中国参加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参加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参加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成为战争的大后方支持中朝战争遭受侵略,抗美援朝反对反对参加对伊作战提供经济支持反对反对主要国家对美国发动的两次战争的态度和立场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西欧苏联不结盟第第26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走向联合的欧洲■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一.走向联合的欧洲原因进程影响(1)现实原因: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2)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3)经济原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欧洲联合的原因(根本原因)(1)深谋远虑: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2)雏形初备: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和解(3)更上层楼: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4)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5)不断扩大: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欧洲联合的进程(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1993欧洲共同体1967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一发展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特点:①成员国不断增加②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③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材料一: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仅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1986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相继加入,发展为12国;2004年,发展为25国;2007年1月为止,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使欧盟发展为27个成员国材料二:曾几何时,欧盟被讥笑为“经济的巨人,政治的矮子,军事的侏儒”,但1999年欧元的启用,2003年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建立,欧盟在外交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后,这种嘲讽便不攻自破了欧洲联合的影响⑵对资本主义世界格局:⑶对世界格局:⑴对欧洲: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原因表现日本经济的崛起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鉴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本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经济崛起产生了什么影响?①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①美国的大力扶植、帮助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刺激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外因内因①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③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①要求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②要求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③要求成为新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内政方面:兴起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的浪潮,要求废除非军事化的规定军事方面:将自卫队由防御型转为进攻型;向伊拉克派出军队;参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外交方面:与邻国争夺领土(韩、中、俄)文化教育方面:编定新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参拜靖国神社、遗留化学武器问题、慰安妇问题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因素现实原因历史问题:背景、提出、形成、发展含义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埃及总统纳赛尔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统尼赫鲁影响不结盟运动并非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合作,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的含义背景:背景: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美苏争霸威胁了弱小国家提出:提出:1956年南、埃、印提出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形成:形成:70年代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发展发展1973年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首要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的影响①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