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导入新课教育,成就民族未来;老师,诲人不知疲倦。魏巍先生笔下的蔡芸芝老师,多才多艺,和蔼可亲,爱生如子,教学有方。多少年来,一直被万千师生传为佳话。徐特立、陶行之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师者,更是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楷模。今天,让我们以书本为依托,走近一位朴实善良的老师,他的名字叫王几何。作者简介马及时,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民盟成员。都江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都江堰市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常委。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等。字词注音•屏息()皱()•翘()绰()•嘈杂()须臾()•幽()谱()bǐngzhòuqiàochuòcáoyúyōupǔ词语解释铭记:须臾:徒手:承蒙:洗耳恭听:持之以恒:鸦雀无声:牢记在心。一会儿,片刻。空着手,指没有拿任何东西。表示领受到(对方或他方)给予的帮助或招待等。表示听别人讲话时特别恭敬专心。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整体感知快速朗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散文讲述的是一位对工作负责任、教法灵活、热爱学生、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民教师认真工作的片刻情景。结构分析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四部分(1)开端写第一节几何课大家盼望新教师的到来。(好奇渴望)(2---15)发展写王老师徒手并反手画圆和等边三角形。(惊讶哄堂大笑)(16---24)高潮写大家踊跃在黑板上学画圆和三角形。(忘乎其形泪流满面)(25---29)结局写首堂几何课结束。(痛惜鸦雀无声)理解描写方法,领悟人物形象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从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等不同方面刻画了一位老师的形象。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圈点出相关的描写。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姿态、身材、服饰、风度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肖像描写要求抓住人物主要特征“以形传神”达到外形与内情的和谐统一。例如(第3段):“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突出了首次见到王老师时的印象:健康、稳实、朴实。例如:(第5段)“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是什么描写?夸张。突出了王老师的善良、热情,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作铺垫。神态描写例如:(第18段)王老师由“哑笑”转为“眉开眼笑”,你是怎样认识的?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由起初刚认识时言语不多、热情待人,到后来熟悉以后无拘交流、热爱学生的转变过程。突出了王老师的自信、和蔼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神态描写就是对处于特殊环境下的人物的神情进行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事情,不同人物的神态可能不同;在同一事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同一人物的神态也可能发生变化。语言描写齐声朗读第25自然段,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段幽默风趣的语言,着重体现了王老师发自内心的独白:我是几何知识的化身,希望大家热爱老师,更爱学几何,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力争学有所成。语言描写,即通过人物的交谈(或独白),来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和表现主题。动作描写例如:第10段)“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试分析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句中一“转”、一“挥”、一“写”,就把王老师业务熟练、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不拖泥带水,不矫揉造作,不夸大其词。动作描写是指用人物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应该说,没有出色的动作描写就谈不上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动作描写要精确,能为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服务。侧面描写例如:(第7段)“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是从哪一角度来写作的?有何作用?文中描写学生上课情景的语句,生动有趣,很好地从侧面烘托了王老师知识的渊博与形象的丰满。侧面烘托的运用,对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善人物性格有着很好的铺垫作用。文中类似的地方有多处,可认真对比体会。疑难探究“同学们对王老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