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600字_《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建国大业】观后感12021年,今年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年,70年的砥砺奋进,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依然在世界历史上,这都将会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在今年如此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年份,我在我们的思政教师的号召下通过网络渠道在线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经典影视作品,如今回想起来,仍然感慨万千。《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是以抗战成功为背景,主要讲述在1945年抗日战争完毕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正式成立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展和平会谈达成共识后不久国民党就单方面撕毁《双十协议》发动内战,并对民主党派人士进展大肆迫害,内战全面迸发。该影片也着重从正面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提出到正式确立这一严重历史事件。其中也贯穿重庆会谈、双十协议和辽沈、淮海、渡江、定都北平等战役,及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众多具有严重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影片那段混乱的历史中,我们的中国刚经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国内情况一片狼藉,百废待兴,再加上存在着两个不同阶级的政党,由谁来当政,由谁来掌控国家等咨询题特别敏感,场面十分复杂。尽管国共两党在通过和平会谈后达成协议,共产党还主动放弃了部分占据的解放区;但国民党却仍然野心勃勃,照旧想着要一党独大,想要独占中国,丝毫没有想要建立结合民主政府的意思。对此,中国共产党也放弃了和谈,制定了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战略,1947年7月开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备转为战略进攻,开场走武装还击的道路,拉开了武装解放全中国的序幕。对此战略转变,许多爱国人士,民主党派人士也都纷纷赞同中国共产党的做法,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行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共产党革命家,和宋庆龄、张澜等众多民主党派人士与爱国人士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宏大努力与奉献。1949年战争完毕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建国大业》虽呈现的是历史,可我们却要从历史中汲取经历,总结历史,备战今后。在当今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妨碍也是越来越大。可现代化的中国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开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妨碍世界的重要要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特别多咨询题与挑战。对此中国更应提升本身才能,化危机为动力,实现本身净化升华。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的日子,新一年的开展目的已经明确,在这个活力勃勃的春天里,我们的中国又将踏上追梦奋斗的新政策,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都是追梦人。【建国大业】观后感2在前两年,我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一幅幅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画面仿佛还在我脑海中回荡。《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成功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宏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迸发。共产党人注重各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结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累群众的利益。而已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无视劳累群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那么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而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利呢?第一,共产党之因而得天下,一是由于得民心,二是由于得人才。从电影中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必定性一直灌注在电影中,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则十分混乱,各管各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歼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沉重,代价太大,不能做到对人的关爱胜过对地的关爱。毛泽东优先选择了对人的关爱,他的决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