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春风疾,我自当勉励——郑州研讨会学习感悟2013年12月7日和8日,我怀着激动地心情和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来到郑州市,参加了在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大礼堂举行的第八届全省中小学课改、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暨教科研深度推广研讨会。大礼堂内人山人海,河南省各个地区的同仁都来到这里聆听专家的课改报告。整个礼堂鸦雀无声,虽然已入寒冬,但专家那精妙绝伦的语句,精辟独到的思想见解和教育观念,像一股股清新的暖流,浸润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每个人在内心追问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促成教育新观念在自己内心的生根萌芽。会议安排了五位老师共为我们做六场报告,分两天举行。第一天上午是冯卫东老师的《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和《以微型课题研究提升老师的实践智慧》两个报告。下午的两场报告是孙庆博老师的《好课是磨出来的》和孙明霞老师的《引领老师走专业发展之路》。第二天是龚雄飞老师的《卓越课堂:新课程学本式教学变革的建构与突破》和管斌全老师的《好成绩是这样抓出来的》。这五位专家,都是以自己在教育一线或者教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新教育思想观念的生成及实践应用为例,来展示自己新课改取得的丰硕成果及生成的教科研新理念,指出我们老师今后教学课改的方向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课改工作。他们的报告看似从不同方面阐述自己的在教育课改中收获的教学妙法,但实际上渗透着同样的内容,我做以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点:一·多读书,多学习。冯卫东老师的报告那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如果没有读够那么多的书,是讲不出来那样精妙丰富的内容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雅曲俗奏”,即努力学高深的理论,然后用通俗的语言分享给大家。孙明霞老师也强调老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人文学,教师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技能等,如果没有读过这些书或者仅是读过而没有更好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何谈教育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让理论为自己导航,丰富自己的内心,形成自己的思想。明霞老师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其他专家也侧面谈到读书对自己提升起到的作用。孙庆博教授说: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持续不断的坚持六个月的读书,一个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力就会有很大的突破······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读书学习,让书籍浸润我们的心田,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业务素质及各方面能力。二·更新教育观念,做有思想的教师。没有思想的教师所教育的学生不可能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和思想;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善于思考的,是懂得教育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在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教学中自动生成,他需要理想和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课改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新形势教育发展的需要。南方轰轰烈烈搞课改且已硕果累累,就像冯卫东老师报告里提出的“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市涌现出了大批课改优秀教师并写有大量优秀论文刊登在本市和其他教育杂志上,而且南通的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一直位居前茅。因此,我们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摈弃名利思想,树立教育理想,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从而生成自己的课改硕果。三·认真研课,善于发现,做好自己的教科研报告会上,每位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讲到了研课的重要性。冯卫东老师在自己的报告里阐述了“研究”二字的含义实为“琢磨”,磨课就是对课堂的细微之处要深化研究,琢磨,去其表象,取其精华。还提出研究本身就是教学。孙庆博老师也在报告中指出“课乃首务,磨课实为研究良课。”孙老师还指出“要善于从课堂生活里发现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生成研究”。也就是说对我们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解,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对此冯卫东老师以这几句话作为总结:经验是“炼”出来的,学问是“坐”出来的,见识是“走”出来的,理论是“说”出来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