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中学初中历史讲学稿编写、定稿:徐彩虹审核:符友章使用时间:2009/8/15姓名:班级:座号:【课题】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认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知道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讲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等历史事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武昌起义形势图),培养识图能力。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独立思考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最终失败的结果,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分析等【学习过程】【一】前提复习1、戊戌变法的经过。2、《辛丑条约》的影响。【二】合作探究(自己学习、小组讨论充实本课的知识提纲)。教师导言: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说明靠改革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即必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1、领袖:年在组织资产阶级革命派团体。1、准备2、政党:年在建立革命政党:,纲领。辛亥3、思想:把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三民主义)。革命1、爆发:年月日,革命党人在发动起义。2、革命2、民国:年月日,在宣告正式成立。3、亡清:年月日,清下诏退位。4、窃果:年月,建立起的统治。3、评价1、胜利成果:。2、失败教训:。教师总结知识点:革命政党同盟会,三民主义孙中山。武昌起义辛亥年,建立民国清朝亡。君主专制被推翻,民主共和入人心。窃取胜果袁世凯,半殖社会未改变。【三】自我总结(个人结合知识框架,记下知识要点)。1、2、3、4、★探究1、讲述孙中山的生平故事。★探究2、孙中山是如何创建革命党的?为什么要创建革命党?有什么影响?(识图:孙中山)★探究3、解释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探究4、探究课本40页漫画的含义。★探究5、讲述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两个历史事件。(识图:武昌起义形势图、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探究6、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共有多少个?清朝宣统帝退位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威逼吗?袁世凯是革命派吗?★探究7、探讨辛亥革命的成果和失败。**教师点拨三民主义的含义、辛亥革命的成果(历史意义)和失败。【四】课堂辩论: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五】课堂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独立和富强)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六】作业1、书面作业——(1)孙中山是如何创建革命党的?又有什么影响?(2)辛亥革命爆发于何时何地?中华民国建立于何时何地?(3)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练习作业——完成下列练习检测题。▲课堂检测1、童年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后学医,后成为革命家,组建革命党,他是()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