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第 8课 生机勃勃的早晨(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所以课上我对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都进行了师生互动的尝试,鼓舞学生积极参加造型表现活动,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积极大胆的表现出来。(二)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中指出的学生认识进展规律:孩子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根据学生生活的环境,选择符合学生的作业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北京的早晨》一课是第六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第五册的美术教材中,学习了表现人物动态和表情的《我们在游乐园里》,对于人的动态的表现,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是以北京这个文化大都市为背景,让学生展现居住和生活在北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刻画出人物的不同动态,展现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课教学设计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针对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动态的表现,集体完成一幅作品。第二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完成作品。我所设计的为第一课时。(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比较著名场景的早晨,知道的很少。为了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所以,我将学校周边一些学生们常见的场景作为作业展现的背景。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①肢体之间遮挡关系的表现。②对人物动态的表现不够大胆,动作表现不到位。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教学方式:本课教学方式采纳谈话的形式,启发学生表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情景。教学手段:以摆放活动人偶学具为教学手段,在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四)技术准备本课采纳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开阔学生视野。鼓舞学生大胆想象,提高课堂效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活动人偶的使用,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动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和启发,在实践、学习、再实践过程中学习表现生动的动态人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育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