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VIP免费

2024年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_第1页
1/7
2024年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_第2页
2/7
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先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尤其要建好一支有较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担当基层党组织执政骨干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创新机制,拓展途径,大胆实践。近年来,*县对村书记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巩固和加强。在实践中主要针对少数村书记“双带”能力不够强,思想观念不更新,领导方式不转变,工作能力难提高,思想情绪难稳定,后备干部较匮乏的现状,大胆在村党支部书记选任、培训、培养、管理、激励等五个方面,积极创新。一、创新选拔任用机制,明确用人导向,不拘一格选能人。干事业,求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实现统筹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明确用人导向,建立一套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头脑灵活的“致富型”、“经营型”、“开拓型”、“奉献型”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从而形成了重用干事创业的能人,重用大胆开拓的强人,重用实绩明显的功臣的浓厚氛围。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实行“两推一选”选拔群众信得过的人。从20*年开始,我县在村书记换届的过程中,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改变过去单纯由镇乡党委定好候选人让党员进行选举的做法,把候选人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和农民群众。“两推”,主要看党员和群众推荐谁以及被推荐人在党员和群众中的公认程度;“一选”是将党员和群众中推荐出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正式选举。通过“两推一选”全县共有80多名村书记走马上任。二是试行“公推竞岗”。通过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推荐;群众测评、党员测评;组织考察、竞岗演讲、社会第1页共7页公示、党委票决等程序,产生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在洪蓝镇陈卞村首次试行了村党总支书记公推竞岗,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出四名候选人在全体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上演讲,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及评委现场打分,得分最高的当选。这次试行村书记公推竞岗反响很好,在全市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三是积极推行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交叉任职。紧紧抓住第七次村委会换届的有力契机,提倡村党总支(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目前全县已有25%的村实现了一肩挑。四是试行“三不型”村干部。以永阳镇为试点单位,对具有“双带”能力的51名能人党员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经过群众、党员、党支部三轮推荐,确定了7名候选人。对照制定的有思想政治素质、有工作能力、有群众基础、有资源优势、有较强的“双带”能力的“五有”标准进行了考察选出了4名合适人选,进行公示后,由镇党委任命为所在村的党总支副书记。这4名副书记不脱产(不专职)、不拿工资报酬、不参与村内具体工作事务分工,因此被称为“三不”型村干部。他们的主要任务有三项:搞好“双带”项目,带领群众致富;帮助村班子出金点子、招商引资、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相关工作的协调;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献计出力。目前,全县已有“三不型”村干部20名。五是制定村干部“双评”制度(党员、村民代表评议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村干部每年底分别向党员和村民代表报告工作,并接受党员、村民代表质询和民主测评。在方法上,采取自我考核,党员、群众考核,党委考核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连续三年考核排序第一名的予以奖励,对连续两年考核排名较后的实行诫勉谈话或降免职,在奖金分配上尽可能拉大差距,体现激励性和约束性。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制度,扩大村民自主管理意识。六是“淘汰一批”,建立村干部淘汰机制,输出不合格村干部。结合村委会换届,将那些工作能力差、群众反映大、影响较坏的村干部淘汰出去,树立村干部队伍良好形象。通过上述六种新的选任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的人选到书记岗位上来。二、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双向渠道,按照需求抓教育。第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