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调研与思考积极适应形势大胆创新实践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新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根据全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情况调研,结合县域实际,深入进行探讨思考。一、**县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做法及成效**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社情民情复杂,各类矛盾较多,安全压力较大,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更新观念,创新举措,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1、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加快经济发展上,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一是壮大县域经济“推”。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4**万元,实现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县域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发展合作组织“促”。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基本目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我县围绕果品、畜牧、蔬菜等产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78个,辐射带动32333户,实现年销售收入7901.7万元,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我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带”。坚持以协会组织为载体,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年培训农民1200人次以上,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管理、善经营、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2、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改善民计民生上,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从法制宣传着眼,推进社会法治。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全社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有效提升第1页共8页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二是从文明创建着手,规范社会秩序。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民生政策大宣传、干部群众大教育、发展力量大凝聚、发展环境大改善”主题实践活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三是从民生改善着力,促进社会公平。切实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先后新建、改造各级各类学校148所,乡镇中学、中心小学新建改造面达到**.1%,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建改建医疗机构235个,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多方安置大中专毕业生1**2名,本县籍本科生、大专生安置率分别达到90.4%和64%;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等政策,切实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3、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维护社会稳定上,不断创设良好环境。一是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提高群众满意度。通过实施县级领导挂牌接访、党政机关开门办公、各级领导包案化解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化解了一大批突出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促进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二是由“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提高群众安全感。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多元化解和“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立“五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由“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发挥群众积极性。制定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施意见,重点推进县信访接中心、县应急管理中心、乡镇综治维稳中心三大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人民群众、专门机关、基层组织三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初步构建了社会治安“管、防、控、打”长效机制。4、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强化基层建设上,切实夯实组织保障。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注重第2页共8页从基层一线把群众信赖、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拨上来,提升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