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君事迹材料爱心守护一家人--记XX县区地税局刘明君同志刘明君是XX县区地税局监察室的一名科员,1979年参加税务工作至今,她的生活中曾出现过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活磨难,由于她能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处理,用孝心和爱心对待家人和身边人,家人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和磨难,迎来了今天家庭的和谐幸福,被XX县区委、市政府评为“好女儿”和“现代二十四孝贤”,20XX年被XX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全省孝老爱亲模范”,20XX年被XX市地税局授予首届道德模范,她的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XX年入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亲情可以突破血缘关系刘明君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在她29岁那年因病去世。父亲有病十年,她的母亲她陪着他到处求医问药,给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却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艰辛。父亲去世以后,刘君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母亲过得舒心。父亲去世的第二年,继父来到她们家,母亲曾担心她不能接受,但刘明君深深理解老人的艰辛和心灵的伤痛,她对母亲说:“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会拿他当亲生父亲尊重的。”继父家有三女一男四个孩子,当时只有一个大姐成家,他们相处的情同手足。接下来四年,继父家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先后结婚、出嫁,每一次刘明君都是跑前跑后,尽心尽力的帮忙操办,从为弟弟订婚宴到为二妹结婚化妆,甚至连小妹妹的对象也是她给介绍的""就这样他们快乐、和睦的生活了五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第五年,刘明君的母亲生了重病,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母亲成了她唯一的愿望。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刘明君抛下幼小的孩子,陪着母亲到济南、潍坊等医院去治疗,曾经两个多月时间,衣不解带、不分昼夜""她就是想尽所有的孝心,去挽留母亲,不为自己留下遗憾。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是刘明君最痛最难的时候,也是她最感动第1页共4页的一段日子,继父家的四个孩子和他们的爱人,一直轮流在家帮她伺候母亲,亲情突破了血缘关系,母亲安详的走了。母亲去世后,这时候,很多人想到的是刘明君家财产的分配、房产的归属等问题,而此时,刘明君想的是生活对老人的再次打击,想的是老人帮助自己和弟弟精心照顾病重的母亲这份浓浓的亲情。刘明君告诉自己,我还有家,家里还有一个父亲,我们还是一家人。刘明君一如继往地关心着继父的生活,在她的积极建议下,继父又找了一个老伴,住进了他们的家,刘明君叫她阿姨,阿姨家有两个孩子。这时候,他们的家庭是由三个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的。作为家里的老大,刘明君以身作则,起到了协调和谐的主力作用,每逢节日或者老人的生日,他们三家三十多人相聚在一起,那份融洽气氛令街坊邻居赞不绝口。后来,阿姨已经离婚的女儿患了癌症,他们全家的孩子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刘明君忙前忙后地协调医院治病,每天都到病床前探望护理。阿姨的女儿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曾经流着眼泪拉着刘明君的手说:“大姐,我很知足、很幸福,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关心我,今生我无法报答你们,等来世吧。”阿姨的女儿去世后,刘明君托人找关系帮她的儿子安排了满意的工作,使阿姨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就这样,他们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友爱、和谐的相处了已近二十年。家庭凝聚在一起,亲情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磨难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刘明君的婆家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小姑,小时候高烧大脑留下癫痫后遗症,自理能力很差。小姑在孩子两岁时候遭受了离婚和下岗的双重打击,病情愈发加重。那段时间,全家人笼罩在痛苦和郁闷之中,她的公婆整天唉声叹气,小姑更是哭哭啼啼,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时候刘明君毅然充当起全家的支撑,首先从思想上安慰小姑和老人。她对公婆和小姑说:“有我和她哥哥在,什么也不用怕”。随后,刘明君根据小姑自身的特点,给她买了毛衣机、手套机,帮她想各种办法独立生活。但是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公婆都过意不去了,劝她说:“你尽到心,就行了,别费劲了。”但她不想放弃,不想让小姑的人第2页共4页生就这样毁了。经过多方考察,刘明君出资给小姑建了一个卖衣服的小商店。小姑一开始不愿干,刘明君就利用双休日帮她进货、帮她赶集卖货,下班后不管多累,她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