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在“力争在2017年底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并在十三五期间探索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常态化机制”的总目标指引下,我校结合自身的教研实际,特制定如下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参训教师通过学习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高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能。2.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目标。参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摄入理解与把握信息技术背景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专业化自主发展方式。参训教师通过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的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专业自主发展。4.以本次培训为抓手,加强教研组的教研力度。强化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工作上的工作力度,有效开展过教研组各项活动。二、培训对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全体教师。三、培训课程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课程四、培训方式网上学习、网络研修与校本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五、培训实施学校把本次培训分为两大部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一)线上学习网上看课、参与讨论、提交看课反思(二)线下学习学员根据所学主题内容,完成一篇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1.45岁(含45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录,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观课、评课写出书面鉴定。使用表(二)2.35岁以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录,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观课、评课完成同课重构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使用表(二)3.45岁以上的教师,提交一篇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议,写出书面鉴定。使用表(一)4.初三、高三教师按计划上一节试卷讲评课,并录像。本次培训只提交一篇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参加教研组长组织的组内评议,写出书面鉴定即可。使用表(一)本次活动学校中层领导将参与本次教研组所有线下校本实践活动:王强校长参加化学组、生物组和信息组;陶红主任、高晋主任参加数学组和物理组;陈宇主任参加语文组和外语组;代翔燕主任、万立新主任参加历史组、地理组和政治组;赵玉峰主任参加体育组和音美组。六、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活动将在5月20日全部完成。本学期将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线下的校本实践活动。特别提醒:1.作业包文件命名方式:继教编号+姓名+网络培训班级+案例反思2.压缩包命名方式:继教编号+姓名+网络培训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