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甲基单体五万吨合成装置工作标准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号:拟制:日期: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印章:分发号:本规程包括:1一.反应器岗位操作规程二.后系统(塔)岗位操作规程三.RWBII---856E螺杆机组操作规程四.2D5.5W—45/2—9.5型氯甲烷压缩机操作规程五.格拉索冷冻机组操作规程。六.安全环保注意事项七.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八.原料和产品特性及质量要求九.中控分析、检验及要求十.五万吨合成动转设备一览表十一.五万吨静止设备一览表(一)反应器岗位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包括油循环、氯甲烷、硅粉、反应器、干法除尘、铜粉等六个系统。规定了反应器2岗位的操作方法、控制指标、职责范围和权限。本规程适用于五万吨有机硅单体合成反应器岗位。2、工作内容和要求2.1导热油系统2.1.1目的2.1.1.1在反应启动时提供热量,待流化床转入正常生产时作为移走反应热的冷却手段,通过废热锅炉与油冷器降低进床油温和调节进油量来控制流化床温度。2.1.1.2在流化床推料前,给氮气加热,供系统吹除、干燥。加热一旋、二旋系统及其连接管道,一旋、二旋受、排料斗,避免粗单体和氯甲烷冷凝润湿粉尘而引起系统堵塞。2.1.1.3给洗涤塔再沸器提供热量。2.1.1.4给进床氯甲烷过热提供热量。2.1.1.5给闪蒸罐提供热量。2.1.2说明2.1.2.1热油循环系统见流程图2.1.2.2热油系统的组成与分区情况及各系统的作用。(1)组成情况简介热油循环包括加热炉油系统、反应器油系统、A区油系统、B区油系统。(2)分区情况及作用加热炉系统本系统包括加热油槽(V-4601A/B)、加热炉热油泵(P-4601A/B/C)加热炉(H-4601)其主要作用是加热循环系统内的导热油,不断补充热量供各用户使用。②反应器油系统本系统包括反应器热油槽(V-4120)、反应器热油泵(P-4108A/B/C)废热锅炉(E-4119)、油冷器(E-4120)、排污膨胀器(V-4121)、排尽用油槽(V-4137),其作用是在流化床反应器开、停车时提供、移走热量,以维持流化床反应温度在正常范围内。③A区油系统本系统由A区油泵(P-4109A/B)和A区油槽(V-4123)组成,其主要作用为加热过热器,使进床CH3CL过热,加热一、二级旋风分离器及受料斗、排料斗,保持系统畅通,防止管路和设备堵塞。④B区油系统3本系统由B区油泵(P-4110A/B)、B区油槽(V-4124)组成,其主要作用为洗涤塔再沸器和闪蒸罐提供热量,以回收氯甲烷和高沸物。2.1.2.3用下列方法调节床温(1)用TRC-4173调节废热锅炉旁路油来调节进床油温。(2)用FRC-4173来调节进流化床夹套油量。(总油量减去夹套油量即为进指形管油量)(3)FRC-4171调节反应器油泵进反应器油槽回路油量来调节进床总油量。(4)用HIC-4169-1及HIC-4169-2来控制进床油温。2.1.2.4反应器热油槽压力(PIC-4170)及加热炉热油槽压力(PIC-4605)以及A区油槽压力(PIC-4175)、B区油槽压力(PIC-4177)的值均应当相等,以防止气阻,各油槽压力均采用分程调节手段,以控制其压力的恒定。2.1.3开车2.1.3.1开车准备(1)检查系统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2)检查各油槽液位是否满足要求。2.1.3.2送油至各系统相继启动加热炉油泵、反应器油泵及各区热油泵,向各设备送导热油,冷循环半小时。2.1.3.3油脱水(1)原始开车或开车前补加了一定量新导热油时,均需进行脱水操作。其原因是:如果导热油中含有水及轻组份物质,由于在高温下水的蒸汽压较高,对油泵会产生气蚀作用,同时还会降低导热油的传热系数,降低传热效果,并影响油质的稳定,水量多时,甚至会产生爆炸。故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脱除水份。(2)当导热油油温升至120℃时,维持油温,同时检查各密封点的密封情况,进行热紧处理一遍。(3)当反应器油槽,加热炉油槽压力升至0.005Mpa时,手动调节放空阀PIC-4170或PIC-4175或PIC-4177进行放空,放空气体去放空总管至集油器V-4125。(4)重复步骤(3),150℃恒温直至压力不再上升为止。(5)检查各油槽压力是否均等,以免造成气阻。2.1.3.4油系统升温,停止给A/B区补加热油,使导热油在加热炉油槽→加热炉油泵→反应器热油泵→反应器热油槽→加热炉热油槽这一系统内循环,并且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