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大家好!我是长沙县一中的侯芳,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剖析:一、教材简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最先确立的一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政体,不仅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本课是前一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确立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同时也是世界近代各国政治制度的开篇,为了解整个第三单元代议制民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二、教材目标定位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过程、结果、完善。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制度建立的艰辛;通过分组探讨培养学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教学难点: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理解君主、议会、首相、内阁之间的关系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体确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历史分析、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课概念繁多,又涉及别国政治制度,因此我们必须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创新意识。四、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我本课主要运用以下教法:讲解法:在适当补充知识的同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展示文字史料、图片等,更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讨论法:根据大纲和重难点,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与老师互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过程:分成四部分: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君主立宪制度地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新课导入从两幅图片开始,这是英国著名的宴会大厅,据说大厅的天顶上是英国历史上的第18位国王查理一世邀请鲁本斯来创作的油画,上面描述了一位年迈的国王被天使授予皇冠的故事。然而1649年,这位信奉“君权神授”的国王就在这座自己精心营造的宴会大厅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当他的头颅从断头台上滚落,人群中一个17岁名叫洛克的少年深受触动,以至于40年后,他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来自上帝;在议会集体意志约束下的君主政体,是当今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继而引出问题:17世纪的英国发生了什么?英国未来的政治是否走上了洛克预设的轨道呢?留下悬念,推出新课.(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这一幕主要是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讲.可是在讲述革命之前,我会展示一个知识链接——英国的政治传统:从中世纪开始英国国王与封臣之间便有约定俗成的契约传统,议会传统也在中世纪形成,自《大宪章》开始的宪政传统。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政治传统,敏锐地察觉到英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已孕育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当中。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在初中已经学过,这里不妨让他们围绕相关三个问题自主探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的过程及结果如何?3、如何理解“光荣革命”的含义?我希望学生在分组讨论当中,了解革命的必然性,感受斗争的残酷与复杂,同时感悟英国民众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抉择,体会妥协的政治智慧.印象中的革命从来都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为何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却被英国人津津乐道,称之为“光荣革命”呢?引导学生既回答第三个问题,又引出第二目内容.(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展示《权利法案》的部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