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课的一点体会通过六节课的观课学习使我收获多多、受益匪浅,教学课堂确实是一个大舞台,它可以使老师展示非凡的教学手段和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启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和老师在这个舞台上愉悦地播种和收获。这六节观摩课的特点是老师授课都有相当高的水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清晰,这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要学到什么、掌握什么、熟练到什么程度必须明白,为达到这个目的应思想这节课的设置,如何引入、如何选题、学生如何活动,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使学生又浅人深地学到和掌握应学的知识。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无论采用什么授课方法、手段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现将学习体会介绍如下: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到我们的教育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需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础。三、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活跃。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通过此次观课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今后还要努力,向名师学习,在教学中更上一层楼。